不得不綁著一隻手,與金人開打的一種鬱悶情況。
隨後的時間裡,將其中一些不涉及了系統任務的情況,與方大郎一眾人說了之後。
算是瞭解到了當前戰事艱難的眾人,立刻就是對於鋒銳等人今晚與郭藥師的會面,不再有了任何阻攔。
不過方大郎等人雖然沒有反對,但都在心中決定好了:
今晚一定親自帶著一些精銳同去,不管出現了什麼樣的情況,哪怕是刀山火海也要護得三位爺爺周全。
之後的時間裡,眾人就是為了晚上這一場約定而準備了起來。
主要是那什麼‘十里亭’,在燕山邊緣的位置上,離著他們所在的地方尚且有著四十幾裡的山路。
要想準時趕到,怕是需要午後就要行動起來才行……
是夜!在雙方約定的亥時一刻,也就是晚上的九點十五分,尚且還距離著半個小時的時候。
鋒銳等三人帶著數百精銳人馬,出現在了離著十里亭有五里左右距離的地方。
才是到了這裡,一個四十多歲年紀、看起來就是一個普通鄉間老漢的百姓,恭敬地跪倒在了三人面前之後。
嘴裡說了一句:“三位國師,一切都安排妥當了。”
聽到了這樣的一句之後,三人互相對視了一眼之後,揮手製止了方大郎等人想要一起跟著過去的打算。
三人各自騎著一匹高頭大馬,腰間僅僅配了一把單刀。
甚至連重甲、弓箭這些都沒有,就輕車從簡的情況下,藉著月色向著那十里亭小跑了過去。
不多的時間之後,就能看到在官道邊上有著一個孤零零的小山包,山包上有著一個有些年頭的亭子。
這一處所在,自然就是那什麼十里亭了。
遠遠的看了過去,他們能發現亭子中已經多了一些桌椅,還有三個人影;三人身上好像也沒有著甲,僅僅穿著一件單衣罷了。
想來是那郭藥師已經到了,並且只帶了兩個親衛,與他們的人數一樣多。
至於有沒有什麼傳說中的刀斧手存在,只要那郭藥師摔杯為號,就會一湧而出砍死他們的事情,暫時就有些不好說了。
等到近了之後,算是第一次見到郭藥師這一個北宋末年名人的三人。
在隱秘地對視了一眼後,皆是默默地嘆了一口氣。
因為他們能發現郭藥師此人,年紀雖然已經有著五十多歲,可是腰桿子挺立得筆直不說,容貌也是相當的偉岸硬朗。
整個人充滿了一股忠厚之氣之餘,也能看得出這是一個心思堅定之輩。
真不像是傳說中,最初是漢人怨軍出身,先是從遼、稍後又從宋,不過一兩年的時間裡又投靠了金人,這樣一個三姓家奴一般的存在。
也是這樣的一個照面之下,鋒銳等三人的心中就有了一股直覺:
今晚勸降的事情,怕是徹底地沒戲了。
不過三人也沒有掉頭就走,場面上必須繃住了不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