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為重要的是,在胡爺爺身後一點點位置上,每每有著四個爺爺合力抬著一個巨大的牌位;一路排開後,足足有著十個之多。
每一面的牌位上,都有著一行金色的大字:開封義民之神位。
在這一行金色的大字旁邊,則是凋刻著無數的小字。
睜大了眼睛看去,因為幼時讀過兩年私塾的侯三,能夠發現那是一個個名字,一個個看起來無比熟悉,一看就是普通人家出身的名字。
比如說:陳二狗,朱平安,王狗蛋、趙大有、張小娘等。
在這樣一塊比起了侯三家的大門,都要大上了一圈的神位中,這樣的名字密密麻麻,怕不是有著上千個之多。
而這樣的大牌位,在隊伍中一共有著十個之多。
也就是代表了此戰中,死在了金人手裡的開封城義民,數量足有萬人之多。
一時間,侯三忍不住想起了一個又一個夜晚中,那些坐著小船、抱著木頭,頂著金人的箭雨和石炮,衝上了炊餅山的眾人。
那些其實和他一樣,曾經不過是販夫走卒嘴裡的屁民。
甚至在曾經的某個時日之中,自己還與他在城中的某處擦肩而過。
想到了以上的種種,在止不住的淚水湧出之下,侯三隨著身邊的眾人跪倒在地。
不管是胡彪爺爺這些好漢,還是劉安這些城中的捕快、歌伎舞女,又或者是神位上的那些名字,都當得起他們這樣的跪拜。
最終,整個街道的兩邊全是跪倒在地的開封城百姓。
在這樣的背景之下,面色肅穆的胡彪等人一路向前,嘴裡沒有發出絲毫的聲音,但是落下的腳步卻是如同驚雷一般。
同一時間裡,在向了開封城內城的金木門。
據說在那裡有著趙佶和趙恆兩位官家,當前帶領著一些臨時拼湊和提拔起來的文武百官,準備迎接胡彪等一眾壯士。
不同的是,對比起了此刻在開封城中,那些單純只是陷入了傷痛和憤怒、感動等複雜情緒的城中百姓。
趙佶和趙恆這一對父子,耿南仲等文武百官,胡彪這些穿越者,以及知道一些胡彪他們計劃的馬擴和茂德帝姬趙福金。
他們因為此刻心中的想法,導致了各自的表情都各不相同,很是有著一股眾生相的味道……
******
地點,通往內城的金木門口。
趙佶和趙恆這一對父子,耿南仲等文武百官,可是在一大早的時間裡就來到了這裡,按照身份和品級站好,開始耐心地等候了起來。
以剛剛組建起來的大宋朝廷,對外所宣傳的口徑來說:
因有感胡彪、馬擴等諸多壯士,在與金人一役中為朝廷立下的汗馬功勞。
前任和現任的兩位官家,原本也是打算出城二里,親自迎接這些無雙國士;無奈耿南仲等一眾官員,以君臣之禮不可廢為由死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