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有戰馬的馬蹄上全部裹著麻布,人和戰馬的嘴巴里銜著一根木頭,因此上千匹戰馬紛紛小跑起來後,造成的動靜並不大。
最少在他們全部出城之後,城外大營女真人依然還有沒有發現他們。
另外,當初在制定著這一份突圍計劃的時候,歌者還主動提出來上一個空城計,具體上就是他帶著三兩老卒留下迷惑對手。
甚至這貨還想好了,自己雖然不會彈琴啥的,但完全能唱響一首《精忠報國》,讓女真人聽聽其中的豪邁之意。
但是這樣的一個提議,還是被眾人集體否決了。
理由很簡單,女真人就是再疏忽大意,一些基本的哨探還是維持著有的,他們的行動不可能隱瞞住太久的時間。
果然,眾人再在全體出城之後、
按照之前反覆交代,全體人員才是匆匆結成了一個以胡彪為全軍箭頭,重傷員和老弱在最中間,輕傷員在兩側的箭鋒陣。
女真人的一個流動哨終於是發現了他們,第一時間裡就是對著天空射出了一支響箭。
所謂的響箭,其實又叫鳴鏑。
具體上這玩意就是鐵質的箭頭和木質的箭桿上,被人工加工出了很多的小孔,被射出去、飛行的時候能發出一陣‘嗚嗚~’的響聲。
在漢代的匈奴人手裡就已經是被廣泛使用,不算什麼稀罕東西。
問題是,這玩意在大晚上的時候被來上了一發,那一種‘嗚嗚~’聲一下子就傳遞出了老遠的距離。
引起了其他的女真人哨兵注意後,更多的響箭一支支的被射上了天,一路傳遞向了女真人的大營。
到了這一個,胡彪他們突圍的行動算是徹底暴露了。
幸運的是,這個時候被暴露的話,情況已經是不那麼致命;因為那些女真人騎兵在一陣飛馳回了大營後,如今正在忙活著救火了。
他們就算是立刻上馬追過來,算著繞過海陽城的一截必須路程,雙方之間差不多都能有著八九里距離了。
在雙方戰馬質量差不多,甚至胡彪等人的戰馬還要勝出半籌的情況之下。
在之後的這一段路上,他們其實不用擔心被追上。
於是胡彪根本沒有去管那一個射出響箭女真人哨兵,扯著嗓子、嘴裡發出了一聲‘走,回大宋~’的怒吼聲。
一馬鞭對著馬屁股,就是用力地抽打了下去,一馬當先的飛馳了起來。
身後的眾人也沒有廢話,但是‘回大宋’三個字的刺激下,一時間‘啪、啪~’的鞭子聲密集響起,讓戰馬在最快的時間裡將速度提升起來。
向著五十里之外平州城所在的方向,就此開始飛馳而去。
只是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,包括了胡彪在內的所有人,都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身後,黑壓壓的海陽城的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