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童貫派來的使者,是一個叫馬擴,字子充的年輕漢子。
聽到這人的姓名之後,胡彪結合起了自己記憶中的一些資料,頓時在心中,就很是升起了一些敬意。
因為此人在北宋末和南宋初,也算是一個著名的人物。
此人是武舉出身,北宋末期他出使了遼和女真,甚至還因為身手和膽識,很是受到過那女真首領阿骨打的賞識。
也參與了收復燕京”、靖康之恥、苗劉兵變等歷史事件。
當金兵大舉入侵的時候,更是親率河北義軍,多次與金兵血戰;因此,完全說得上是一個好漢子。
馬擴等到朱千鈞代表了西軍,對著胡彪好一番拉攏之後。
才是在嘴裡,澹澹對著胡彪說到:“童宣帥對於胡營指揮使這一種英雄人物,可一直都是求賢若渴,可不要讓他失望才好……”
******
“來唄!都說說看,大家打算怎麼選?”
胡彪一邊往一個土灶裡新增著一些木材,一邊在嘴裡對著身邊的眾人,問出了這樣的一句。
面對著童貫和种師道雙方的招攬,胡彪並沒有立即表態。
而是藉口著雙方使者一路上辛苦了,且稍事休息、吃上一頓飯食之後再說的說法,臨時將他們穩住。
然後,自然是一群網友聚集在了一起,商量該如何選擇了。
具體上,就是他現在需要考慮一下,到底是投靠童貫、還是种師道的西軍集團?
以胡彪遠遠比不上那些老滑頭的政治敏感,都能分辨出這兩個命令背後,所代表著的一些東西來。
童貫也好,种師道也罷,都是想要把他們這些人當槍使。
都是想要憑藉著本次戰鬥中,他們不但是為大軍斷後,並且射傷了耶律大石的功巨大勞,趁機給對手上一點眼藥。
選擇了一方,另一方就等於得罪死了。
一方都不選擇,絕對不等於能左右逢源,而是雙方都得罪死了。
面對著這樣的一個問題,並沒有給胡彪他們造成了多大的一些困擾;在一鍋紅燒羊肉都沒有徹底出鍋之前,他們就形成了一致的決定了:選兇大的。
不對!應該是選擇童貫這一個死太監。
理由很簡單不過,因為根據歷史上的記載,种師道等人最終還是沒有玩過童貫。
在隨後的兩三年時間裡,西軍這一支北宋最強的軍隊,被童貫拆得一個七零八落,戰鬥力暴跌了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