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樣一次衝鋒的時機,在歪打正著之下居然是極好。
因為缺口左右的胡彪和倉管,剛剛是各自幹掉了一個對手,手中武器根本就來不及收回來的當口。
老黑、班超、歌者這三人,現在面對著身前的對手,哪裡又有空抽出手來幫忙。
眼見著那使者在兩名護衛之下,不顧一切地衝了過來。
無奈之下,胡彪鬆開了握住槍桿的右手。
抽出了身上在戰鬥中連續消耗後,剩下的最後一支飛刀,也就是那一支綠色的‘小李特麼的飛刀’。
手腕一個翻轉之間,就對著那使者就是招呼了過去。
倉管也是抽出了腰間的一把匕首,對著那使者的脖子就是捅了過去;也算是倉促之間,做出了最大力度的應對。
可惜的是,胡彪之前每每在危急時刻,一飛刀出去例無虛發的場面,早就讓匈奴人有了提防。
在胡彪鬆開右手槍柄的時候,一個護衛就是擋在了使者的前面。
導致了胡彪這一飛刀,僅僅是命中了護衛的面門,沒有解決掉關鍵目標。
至於倉管的一刀?說實話,這哥們苦練了兩個月之後的箭術還行;50米之內固定靶子的上靶率有87%,移動靶的上靶率能有46%。
穿著一身重甲擋在這裡,靠著強大的防禦力,也勉強能頂上一會。
可是論起用短刀的近戰,這玩意不說也罷。
因為另一個護衛伸出胳膊一個扒拉下,輕易就是擋開了倉管拿著匕首的胳膊後,還順帶著將他撞了一個踉蹌。
同時帶著那使者,兩人衝出大門。
然後不顧一切地,向著大門9點鐘方向的夜幕中,不顧一切地跑去。
特麼!說來也是奇怪,許是在求生的壓力之下,這兩個馬背民族的羅圈腿們,跑起來居然是速度飛快。
匆匆填裝好了單手弩戰象,一發射過去之後僅僅幹掉了那名護衛。
來不及重新填裝的戰象,拿著手中的單手弩就是砸了過去,正中了那使者的背後;結果那使者在一個踉蹌中,不但沒有被砸倒、跑起來還更快了。
最終,一臉鬱悶的戰象,只能看著那一個羅圈腿的使者,在一熘煙中離著他們那是越來越遠。
面對著那一個重要目標的逃走,胡彪等人為什麼派不出人手去追殺他?
不是不想,而是不能
因為老黑、班超、歌者這三人,現在根本沒空抽出手來;他們兩人的話,也必須堵住缺口,不能讓更多的匈奴人衝出來了。
理由很簡單,之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