聲音才是落下,心中想到了一些什麼的拜音圖,指著城牆上的玉米嘴裡補上了一句:“注意,那個穿著白甲的明軍,一定要弄死掉。”
聽到了這樣的一個說法之後,在場的兩個韃子牛錄額真。
兩人在隱秘的互相對視了一眼之後,都能發現對方的眼神中滿是無奈。
至於在他們主子的嘴裡,對於墩上胡彪等人的稱呼,從原本的‘尼堪’不自覺中換成了‘明軍’這一點,他們絲毫的沒有在意。
主要是他們雖然沒有明說,但是在心中已經將遂風墩中的那一些男人,當成了真正的對手,一些被他們尊重的對手。
就好像渾河之戰的那一支戚家軍,絕對不能用簡單的‘尼堪’來稱呼。
而這樣讓他們心中都恐懼的對手,又如何是其他只敢躲在堅固城池中,那些明軍官兵可以相提並論的。
隨後的時間裡,那名叫做左恩克的韃子牛錄額真,當即就是點上了二百多手下。
指揮著這些在觀戰後一臉凝重,反正再也沒有最初那種張揚和囂張的韃子兵,向著遂風墩下慘烈的小戰場填了上去。
看到了這一幕的胡彪,當即就是吼出了一句:
“來個人,點上一管子‘一窩蜂’,給這些新來的韃子們歡迎一下。”
所謂的‘一窩蜂’,其實就是在一個大長筒子裡面,事先填裝了36根的箭失;一旦點燃了之後,這些箭失就會火藥的推動下射出去。
準頭上指定差了一點,但是威力上絕對相當不錯。
算是在大明之中,非常常見的一種火藥武器。
讓人遺憾的是,胡彪他們弄回來的這一種屬於衛所工匠製作產品,一具的‘一窩蜂’只裝了36根箭失。
據說正規的邊軍手裡,擁有的一窩蜂可是工部督造出來的好貨。
那玩意被點燃了之後,一次性可是能射出上百支箭失,威力上可是要更勐。
不過就算只有36支箭失,胡彪心中也是充滿了期待;那些韃子的陣型整齊,正好是一個極好的靶子。
若是能夠放倒十來個韃子,也算是一個讓人相當驚喜的戰果。
然後在這樣的命令中,AT連忙將一具一窩蜂放到了土牆上,楊東籬則是用火把將其點燃。
再然後、就沒有什麼再然後了。
點燃了一窩蜂地兩人,立刻就是向著左右兩邊跑了過去,以免這玩意後面噴射的火焰,把自己給烤熟了。
可是事實證明,他們兩個想多了,完全沒有這麼做的必要。
在冒出了一大股的黑煙後,被點燃的一窩蜂再也沒有了任何反應,看來真因為時間太長後被放壞掉了。
“臥槽~”滿心期待之下,卻是得到了這麼一個結果的胡彪,當即就是在嘴裡重重地爆了一句粗口。
然後看著如今在土牆之前,算上了自己都不足十人的防守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