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才是在戰馬之上雙手抱拳,口中說到:
“老人家,我們都是遂風墩中的墩軍,我是夜不收首領楊東籬。
我家大人這幾天想要找些勞力,幫忙修整一些遂風墩周圍的壕溝,還有一些雜事,還要麻煩老人家在村中宣揚一二。
若有願意去的,今天帶上工具就能過去幹活。
無論男女,每天的工錢是100文,還包一頓中午飯。”
說罷之後,這個說話時有著一嘴大白牙的漢子,就從帶著另外幾人拍馬繼續向前,很快之後就離開了他們蔣家村。
可是在隨後的時間裡,這樣一個短暫的接觸,就讓蔣老漢對於去不去這一個事情,陷入了一個巨大的糾結之中。
去吧?這事情一聽就不靠譜。
不是因為其他,而是因為這一個工價太高了,他蔣老漢活了這麼多年,第一次聽說幹活一天給這麼多工錢,還中午管飯。
要知道,自從朝廷在三十多年前,實行了一條鞭法後。
規定了所有的田賦、徭役,全部都摺合成銀子上繳後,就造成了銀子貴、銅錢賤的場面;銅錢換銀子的比例就原來越高,銅錢沒有那麼值錢了。
萬曆早年間,800文錢就能換一兩銀子。
如今的話,需要1800多個才能兌換一兩銀子。
特別是有些商人、老爺們私自鑄造的銅錢,裡面摻雜了好些白鉛,如果是這樣的劣質銅錢,起碼2000文才能換一兩銀子。
可是銅錢再賤,100文一天還管飯的工錢還是太高了。
他蔣老漢,又不是沒給村中的蔣大善人幹活過;正常工錢要是管飯的話,一天頂天也就是30文錢。
以至於這樣的一個訊息,他才是一聽就是假的。
但是不去吧?蔣老漢總想著有些不甘心,好像虧了大本一樣;最終靠著村頭的大槐樹尋思了許久,蔣老漢決定了:去。
主要是他認為,附近守衛火路蹲的墩軍,都是一些黃土堡下轄的軍戶。
不比那些外來邊軍大兵,大家總算鄉親,應該不會殺了他們用首級領賞;去一趟看看,頂天也就是白跑一趟罷了。
而這幾天剛好是農閒,閒著也是閒著。
帶著這樣認知,蔣老漢叫上了自家的三個兒子,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媳,還有村中一些願意去的族人,一行二十幾人走了十一二里後,來到了遂風墩。
然後,就是出現了蔣老漢上前詢問,是不是要人幹活的一幕來。
同時,楊東籬這一路通知了好些人,這是唯一一起過來看看的人員……
******
面對著眼前這一個自稱蔣老漢的乾巴老頭,很是有些怯生生地詢問,當時正示範著刺殺的胡彪,停下了手中的動作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