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有他們這些家書,埋起來之後能讓人發現,也許也是千年之後。
並且發現的人能好心帶回去的機率,根本就是微乎其微這些,那麼這樣的家書,還有什麼意義?
不過看清了牛瘸子在講述的時候,臉上的那一道幸福的光,胡彪覺得以上的這些擔心,其實已經不重要。
讓這些人帶著最後的一絲期盼和美好死去,反而是相當美好。
所以說,千萬不要去破壞這一份美好,打斷牛瘸子嘴裡的講述。
可惜的是,胡彪依然未能將這一封家書寫完,才寫到了一句‘那年’的時候,牛瘸子的臉上已經沒有的任何聲息。
那名老卒已經死了,帶著一臉包含了歉意、甜蜜、嚮往等複雜的情緒死去了。
深吸了一口氣後,胡彪並沒有去管張鐵柱將牛瘸子拖到一邊,與戰死的同袍放在一起的動作。
用手沾染了一點血跡之後,接著在衣襟上繼續寫了起來,腦補完了這一封家書後,還在後面補上了一句:
恭求過路君子高義,將家書送回,安西軍上下自當銘記恩情……
以上的情況,並非在胡彪身上獨獨發生;而是在一眾網友們身邊,每一個人都遇上了,還是好些次。
因為在聽到了這裡有人幫忙代寫家書,並且有理論上有一點可能帶回去後。
不僅是玄戈營的眾人,就連更遠城牆上的老卒也是默默的排隊等候了起來。
看著那一些用兵刃支撐著身體的主人,那一雙雙充滿了期盼的眼神,他們哪裡說得出拒絕的話來。
而這些離家萬里,在西域駐守了五十年的老卒們身上,哪一個沒有一點悲傷的故事。
總之寫著寫著,他們不僅是手指有些顫抖,連靈魂都是顫抖了起來。
只是他們並沒有發現,以上的一幕讓郭昕、郭帥看在了眼裡,等到派出親衛去搞清楚了情況之後。
郭昕這一位有著武威郡王,四鎮節度觀察使等頭銜的老人,忍不住就是老淚縱橫。
在這一刻,他想到了太多的東西,比如說:皇帝陛下封他為武威郡王、四鎮節度使的重託和榮耀,家族的榮光,替漢家守土的責任。
不過最多的還是上元元年,他奉皇命帶大軍巡河西、安西等地。
那一個時候不僅他郭昕,還有他手下的這些將士,哪一個不是正當青春年華。
他們從長安出發,跨過了灞橋和渭水的時候,每一個都在衣襟上別上了一支柳條,那是真是說不出的意氣風發啊。
只是轉眼之間五十年過去,兄弟們都老了,也到最後的時候了。
最終他做出了一個原本在心中,根本就沒有想過的決定,對著身邊不多的幾名親衛,嘴裡大喝出了一句:
“磨墨~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