琴棋書畫,琴乃四藝之首,卓然決定學琴,以琴修心,也可為日後修煉音律武學打下基礎。
函谷八友中,康廣陵擅琴,而且造詣很高,得知卓然想跟自己學琴,康廣陵自然樂意相授。
“不知師叔琴藝如何?可否撫奏一曲?”康廣陵問道,教之前,自然要先弄清卓然水平。
“只聽過,沒學過。”卓然臉色一紅,經常聽康廣陵彈琴,現在回想起來,忽然有種不勞而獲的慚愧。
“沒學過也無妨,只要師叔感興趣,相信很快就能學會。”康廣陵取出一張焦尾桐琴,開始跟卓然講解音律,“樂律十二律,是為黃鐘、大呂、太簇、夾鐘、姑洗、中呂、蕤賓、林鐘、夷則、南呂、無射、應鐘。據說當年黃帝命伶倫為律,聞鳳凰之鳴而制十二律。瑤琴七絃,具宮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五音,一弦為黃鐘,三絃為宮調。五調為慢角、清商、宮調、慢宮及蕤賓調……”
康廣陵逐次解釋,卓然雖未學過,但聽得多了,對音律早已熟悉,再加上天資極高,一點便透。很快,康廣陵開始教卓然指法,教其彈奏一曲石上流泉。
康廣陵示範一遍,卓然記憶力極佳,武學招式都可以過目不忘,指法自然也一樣,嘗試一遍,指法雖然生澀,音節卻一絲不差,康廣陵不禁大為贊嘆。
康廣陵讓卓然多嘗試幾遍,並且試著將感情融入其中,卓然一邊彈奏,一邊想象石上流泉的情景。
明月松間照,清泉石上流。
撥雲尋古道,倚石聽流泉。
石泉一靜一動,音節古曠和暢,清實閑逸,卓然沉浸其中,心情也變得舒暢。又一曲奏畢,卓然睜開眼,看向康廣陵道,“如何?”
“如果不是小侄親眼所見,真不敢相信師叔你以前從未學過。”康廣陵笑道。
“此曲暗含剛柔相濟之意,讓我想起武學中的剛柔之道。”卓然道。
“師叔果然武學奇才,五音十二律中,五音代表五行,分別對應人體五髒。角為木音通於肝,徽為火音通於心,宮為土音通與脾,羽為水音通與腎,商為金音通於肺。十二律分陰陽,奇數為陽,偶數為陰,陰陽成對分別對應人體六腑……”康廣陵知道卓然好武,學琴也為學武,便將如何以琴入武的竅門告知卓然。
音律武學並非有多神秘,只不過習武之人大多為不通文墨之輩,更何況音律?一法通,百法通,卓然很快入門,甚至想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。
人體六脈分主五髒六腑:
心部在左手關前寸口是也,即手少陰經。與手太陽為表裡,以小腸合為府。
肝部在左手關上是也,即足厥陰經。與足少陽為表裡,以膽合為府。
腎部在左手關後尺中是也,即足少陰經。與足太陽為表裡,以膀胱合為府。
肺部在右手關前寸口是也,即手太陰經。與手陽明為表裡,以大腸合為府。
脾部在右手關上是也,即足太陰經。與足陽明為表裡,以胃合為府。
腎部在右手關後尺中是也,即足少陰經,與足太陽為表裡,以膀胱合為府。
卓然練成六脈神劍,每一脈對應一路劍法,按照所主五髒六腑,也可對應五音十二律,六脈神劍乃以氣化劍,並無固定招式,完全可以將其與五音十二律相結合,六脈神劍未嘗不可化作六脈琴劍。
思如泉湧,卓然越想越覺得可行,接下來一段時間,卓然廢寢忘食研究,想將內力融入琴聲不難,卓然很快便能做到,甚至因為功力高深,彈奏出來的琴聲極富殺傷力,但不受控制,劍氣四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