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即,陳子旭盤腿而坐,五心朝天。
一邊用心感受藥力在體內的竄動,一邊下意識地引導藥力順著經脈流轉。
可以說,這是他第二次這麼煉氣,相當認真和謹慎。
上一次,就是在蟾淵府。子陽河神為陳子旭調理身體,讓陳子旭內服一顆丹藥,又外用仙氣勾引結合藥力,最後使得陳子旭一身底子達到了築基境界。
那一次,陳子旭內視體內丹藥流轉情況,對怎麼將靈力儲存起來也瞭解的七七八八。
現在,補元丹在胃裡簡單停留之後,立刻化為一道道靈力沖向任何身體需求它們的地方。
陳子旭用意識跟隨著這些靈力的竄動,然後結合著呼吸,使用煉氣篇裡教的技巧,牽引著那些靈力進入了位於小腹處的丹田。
丹田,是首先由道家提出的一個虛擬理念。
現在世人對丹田的理解,說它原是道教修煉內丹中的精氣神時用的術語,有上中下三丹田:上丹田為督脈印堂之處,又稱“泥丸宮”;中丹田為胸中膻中xue處,為宗氣之所聚;下丹田為任脈關元xue,臍下三寸之處,為藏精之所。
如今,丹田已被各門各派氣功或運氣方法如唱歌及說話用丹田氣,可減小聲帶受損機會),廣為引用。
上丹田為性根,下丹田為命蒂。性命交修,便可以打通大小周天,達到煉神還虛的境界。古人稱精氣神為三寶,視丹田為儲藏精氣神的地方,因此對丹田極為重視,有如“性命之根本”。
這些世人對丹田的理解雖不可以盡然視為正確,但說精氣神是靠丹田來儲存,那是一點也沒錯!
這三個丹田,上丹田其實正是左右腦中線位置,小腦腦幹等都在這個中線上,所以那時還沒有解剖學的人們認為眉心就是上丹田的所在。這裡和“神”有關,就是藏神的地方。
而中丹田之所以被說是位於胸口膻中xue處,一是因為這裡肺尖,呼吸的氣都在這裡,二是因為這裡是動靜脈連線肺部的地方,毛細血管稠密,氣息在這裡進入血液迴圈系統。這樣,這裡就是血氣結合的地方,所以這裡被認為是“宗氣”的中丹田!
下丹田在臍下三寸,然後又說這裡是藏精之所,相信其實很多人都懂什麼意思,這裡確實是藏“精”的所在。不僅如此,這裡還是除膻中xue之外動靜脈的又一個交接之處,毛細血管旁就是腎髒!
一般來說,人們較為熟知的就是下丹田。
陳子旭作用《陰陽勁》的功法,將藥力轉化靈力,儲存的位置也是下丹田。
尋常人想要煉氣,還要先把丹田開拓出來,因為幾乎大多數人是沒有那個可儲存能量的丹田的。
不過在上次,蟾淵府裡,子陽河神在調理陳子旭身體的時候,已經將陳子旭的上中下三個丹田全都開啟了。
尤其是下丹田,正是虛位以待各種靈力仙氣的到來了!
小腹處,臍下三寸,動靜脈結合的地方,毛細血管多如牛毛,其中的一部分現在卻是黏在了一起,就像許多滴水在荷葉上彙聚成了一大滴水。
這些血管合成一個大血管,然後漲成一個橄欖球形狀的內空“容器”。其他的毛細血管就依附在這個橄欖球表面。
而這個橄欖球,其實就是下丹田!
補元丹的藥力經動靜脈流轉,到下丹田處,被一股吸引力引導向丹田之中,原本比較空曠的丹田總算有了點朦朧的霧感。
這些“霧”其實都是靈力,叫真氣也行,總之是一種儲存下來的能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