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一百五十二章 妖族 (1 / 7)

妖族形形色色,種族千萬,血脈繁多,而且大多擁有悠長的壽命。妖族非常看重血脈,血脈強大的,生而為王!血脈弱小的,一出生就伴隨著卑賤,甚至被貼上奴隸的標籤。

它們不擅長法則之力,反而是本身氣血強大,所以在武道修煉上,都會偏向於錘鍊自己的肉身。但是到了一定境界後也不得不開始感悟法則,畢竟不是每個妖族都有那些強大的血脈,可以肉身硬扛法則之力的。

而且妖族在領悟法則方面雖然不如人族,可是一些擁有貴族血脈的大妖,他們天生就對某一系法則親和,這是人類所沒有的天賦。

妖族可以分為三大種族天妖、地妖和古妖。

其中天妖是妖族中的貴族,它們全部有悠久的歷史,體內流淌著遠古大妖的高貴血脈,但血脈濃郁程度,在不同的家族弟子身上差距很大。

天妖是高等妖族,但本身外表卻偏向於人族,生下來就是人類嬰兒的形態,除了血脈本質不同,外貌幾乎一樣。血脈足夠濃郁的成員,可以在成長中覺醒遠古妖族之力!可以化身古妖,那是他們的終極戰鬥形態。

地妖與天妖的差距就大了。

他們其實是一些獸類、草木,在成長足夠長的歲月後,汲取天地精氣,某一天突然產生靈智,慢慢的修道,最終化成人形。他們擁有如人類一般的靈智,繁殖後代數目越來越龐大,慢慢演化出地妖一族。

地妖后代剛出生的時候,往往還帶著妖獸的形態,比如嬰兒長著犬牙、利爪、毛髮、尾巴等等,依靠慢慢修煉,才能徹底化形。

地妖一族面對天妖一族時,有與生俱來的自卑感,但是面對人族,他們卻又有一股與生俱來的優越感。地妖一族的體魄,明顯比人族強大,但是悟性遠不如人族,智商還是比人族差一些,創造傳承,學習功法,參悟法則方面,都要遜色於人族。

古妖其實就是天妖一族的祖先,它們是宇宙形成之初,天地精氣所化,是這個宇宙的第一代生命,近似於自然神靈。

古妖帶有著強烈的神話色彩,比如妖族傳說中的上古妖龍、白澤等等。它們也能繁衍後代,但是繁衍能力低得令人髮指,古妖原本就數目稀少,到了後來,更是近乎絕跡。

遠古十二妖神是宇宙形成之初,混沌初開,天地所誕生的十二頭強大的古妖,它們甚至不應該被稱作‘古妖’,它們是自然神靈。

十二妖神,前面九種分別是:太陽燭照、太陰幽冥、后土道樹、龍皇、七彩鳳凰、鯤鵬、天人、忘川、寂無。除了這九大妖神之外,剩下三大妖神是一個謎。

十二妖神,是妖族的說法,而十二道祖,乃是人族的說法。其實十二妖神跟妖族並沒有比人族更近的聯絡,說到底,十二妖神其實就象徵著天道之始。

從這方面說,用人族的叫法十二道祖更為合適。

只有萬妖帝天的妖族稱它們為妖神,認為十二妖神都是妖族的始祖,實際上同樣有人族,將十二妖神認定為他們自己的先祖圖騰。

華夏九州,有一本經書,名為《山海經》,記錄了這些妖物。

大禹昔年治水,窮盡精力,以息壤填淵,神龍畫地,殺巨人防風、逐水神共工、誅九頭蛇相,鎖魔猿無支祁於龜山之足……擊敗天下妖魔,江山終於安寧。

此時的大禹已經很老了,他深知群魔之能,擔心自己死後,此輩復生,將無人可制,因而收九州之金,鑄成九座禹鼎,鼎上圖刻永珍,林澤嶽瀆、魑魅魍魎、龍蛇虎豸、山妖海怪,無不畢具,擁有極大神力,足以鎮壓一切邪魔。

而《山海經》,即是鼎上的圖譜。

除了動植物外,還有山精、石怪乃至桌椅板凳之類的非生物,也可以修煉成精。關於年齡問題,無論動物還是植物,修煉成精耗費的時間都相當長,短短几十年是不夠的。

動物修煉成精的很多,其中最擅長也最有可能修煉成功的是狐狸。

《閱微草堂筆記》卷十說:“人物異類,狐則在人物之間,幽明異路,狐則在幽明之間。仙妖殊途,狐則在仙妖之間,故謂遇狐為怪可,謂遇狐為常亦可。”狐狸介於人與動物、陰陽、仙妖之間,也就是說,它們在心智上與人最接近,所以最有可能修煉成功。

當然,狐狸修煉的時間絕不短,上面這篇文章中就提到,某位碩儒與老學究一般的狐狸精為友,狐狸精每次與他聊天,總是勸他修道,說,我們辛辛苦苦一兩百年,才能修煉成人身,像你們人類一樣體驗飲食男女,生老病死。

然後才能繼續修煉以登仙界。你們現在已是人身,等於功成大半了,還如此渾渾噩噩,寧可與草木同朽,實在可惜。

對於修煉升級的過程,以及人類相對狐狸精的優勢,《子不語》卷一“狐生員勸人修仙”條說得更細緻:“如狐狸,學仙最難。先學人形,再學人語。學人語者,先學鳥語;學鳥語者,又必須盡學四海九州之鳥語。

無所不能,然後能為人聲,以成人形,其功已五百年矣。人學仙,較異類學仙少五百年功苦。若貴人、文人學仙,較凡人又省三百年功勞。大率學仙者,千年而成,此定理也。”

如今妖族進攻兩界山,也是為了它們生存的家園。

謝寶樹小時候,就曾聽說過一些“草木成精”的故事。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