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一百五十一章 修禪 (1 / 5)

餘真意此時,就像是佛門行者一樣,要走遍這煉獄洞天。

看人生百態,修禪。

相禪師在行腳時,因口渴而四處尋找水源,剛好看到不遠處,有一個青年在池塘裡踏水車,無相禪師向青年要了一杯水喝。青年以一種羨慕的口吻說道:“禪師,如果有一天我勘破紅塵時,我一定會跟您一樣出家學道。不過我出家後,不想跟您一樣到處行腳居無定所,我會找一個隱居的地方,靜心參禪打坐,不再拋頭露面。”

無相禪師含笑地問道:“哦,那你什麼時候會勘破紅塵呢?”

青年答道:“我們這一帶就屬我最瞭解水車的性質了,全村的人都以此為主要水源,若找到一個能接替我照顧水車的人,沒有了責任的牽絆,我就可以找自己的出路,就可以看破紅塵出家了。”

無相禪師道:“你最瞭解水車,如果水車全部浸在水裡,或完全離開水面會怎麼樣呢?”

青年說道:“水車的原理是靠下半部置於水中,上半部逆流而轉的原理,如果把水車全部浸在水裡,不但無法轉動,甚至會被急流沖走;同樣,完全離開水面也不能車上水來。”

無相禪師道:“水車與水流的關係可說明人與世間的關係。如果一個人完全入世,縱身江湖,難免會被紅塵俗世的潮流沖走;假如完全出世,自命清高,不與世間來往,則人生必是漂浮無根,空轉不前的。因此,一個修道的人,要出入得宜,既不袖手旁觀,也不投身粉碎,使出世與入世兩者並立,這才是為人處世和出家學道的正確態度。”

青年聽後,歡喜不已地說道:“禪師您這一席話,真叫我茅塞頓開啊!”

佛教東傳之後,鍾也成了叢林中主要的唄器之一。鍾與寺院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,是佛寺中修行起居的訊號和佛事慶典的法樂。鍾一般以銅、鐵鑄就,我們平時說的“晨鐘暮鼓”指的是“大鐘”,大鐘又叫梵鍾,一般掛在鐘樓上,設有鐘頭專門管理。因其聲音洪亮,故又叫洪鐘。大鐘地位特殊,除了舉行重大的法會外,只在每日早晚各撞一次。

《敕修百丈清規》道:”曉擊即破長夜,警睡眠;暮擊則破昏衢,疏冥昧。“鐘聲既提醒僧人不忘修行,亦警世醒人,祛除煩惱。至於敲鐘的次數,大家都知道,雖然每家寺院敲鐘的節奏快慢未必相同,但次數卻是相同的,都是一百零八下,雖然說法很多,不過一般認為,人生共有一百零八種煩惱,鐘敲一百零八下,是為了祛除這一百零八種煩惱。

初修行時,小小魔關,容易打破。等到道力漸深,藏在八識裡面的多生根本習氣,被功夫逼迫出來,或念橫飛,或妄心亂起,力量甚大,非比尋常,修行人惟此末後一關,最難逃過。

全仗自力,誠恐把握不住,必須仗著佛力幫忙,惟有攝住心神,持誦神咒。咒為佛之金剛心印,無論何種惡魔,遇著即摧成粉碎。

諸咒降魔之力,以楞嚴為最勝。當日阿難證須陀洹初果地位,尚且仗此脫離淫席。次則大悲心咒,為觀世音菩薩所說。觀世音具十四種無畏功德,故降魔之力亦宏。

但持咒功夫,必須平日持得爛熟,否則魔到臨頭,恐字句都記憶不起,何能通利?何能相應?

所以平日功課中,楞嚴、大悲兩咒,是每日必須要念,不可間斷的。修行用功,固宜專精。然凡夫妄想紛飛,若不加經咒之助,或致悠忽懈怠。倘能如喪考妣,如救頭然之痛切。則於一行三昧,實為最善。若以悠忽當之,久或懈惰放廢,固不如兼持經咒為有把握。

神通本來是很簡單的一回事,只要你心清淨、心定了,這些都是心的作用,是人本自具足的東西,沒有什麼特別稀奇的,但是一般人不瞭解這個道理,沒有這個能力,就認為是奇妙、不可思議的。

其實,真正有神通的人不會講,就好像一個人在銀行裡存了幾千萬,他會到處去宣揚這件事嗎?我相信沒有人會這麼傻吧!

真正有神通的人,才會知道人家說你有神通是在害你,因為這種事情一經宣傳出去,所有的人統統都跑來求你指點,那你這一生不就完了嗎?這還好一點,更壞的情況是,你沒有神通,可是人家硬指你有神通,這個時候你說沒有神通好像有失面子,於是也硬著頭皮裝作有神通的樣子,那這就是大妄語了,要下地獄的。

就算你有神通,如果常常有人來找你挑戰、測試,像那些會武功的人到各處道館找人比劃一樣,那你不也要倒楣了嗎?這裡面問題很多,壞處不少,所以真正有神通的人就瞭解這些東西不能講。當然有神通也不是不能用,但要看情形,不能亂用。

我們一個人,如果能保持心地的清淨、光明自在,這比有神通更好。你有了神通,看到了其他的東西,假使沒有智慧,馬上會受這神通的攀緣跑掉,那壞處更多。

你即使得到了神通也不要執著,執著神通多半會走錯路。因為你所看到的神通有遠近、大小、深淺的程度不同,譬如你看到某個人下禮拜有災難,但是你看不到下下禮拜的事情,說不定你這一看就判斷錯誤了。所以有神通也很危險,要小心用。

修禪定要不執著才會進步,禪也有正有邪,你持戒要清淨,不能說我們修禪的人,酒肉穿腸過,佛在當中坐,管他吃酒也好,吃肉也好,只要不做壞事就好了,這種思想慢慢演變就會產生邪見。

佛經上說:“不要執著神通。”但一般人覺得神通很好,可以幫人醫病、解厄,為什麼不要執著神通呢?這要你到了那個境界,才會知道這話裡有甚深的道理存在。其實你不去求,不去執著,本事會更大,這就是道通了嘛!

當然神通也可以修,但是沒有正知正見,修出來做什麼?一般人把神通當做沽名釣譽的工具,這成了邪見。

不但神通不能執著,一切的智慧也是如此。修禪定境界就現前,不持戒,邪知見就產生。我們修行要清楚的保持當前這一念心,就不容易出事,在修行的路途上才不會擔誤時光,繞遠路。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