餘真意不知道, 此時現在自己在哪裡,在這龍池之中,他已經待了很多年。他也從一隻小螻蟻,逐漸變得龐大,實力強橫無比。
漢朝有個淮南王劉安,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。當時的諸侯王,都沉溺於女色音樂,走馬狩獵,只有劉安禮賢下士,喜愛讀儒書,學道術。凡聽說有仙經秘方,得道高人,他都千方百計去招徠。
他手下的門客不少,其中最有行的有八人號稱八公。這八公,個個道術非常:一個能夠坐著召來風雨,站著興起雲霧,畫地成江河,撮把上,便變成高山;第二個能夠讓高山崩塌、深泉閉塞,管束住虎豹,召來蛟龍,支使鬼神為他服役。
第三人能分身變化,忽隱忽現,使六軍的陣列隱散不見,白天像夜晚般的黑暗;第四人能夠乘雲凌空飛行,超越大海,步行波濤,沒有空隙的地方也能進出自如,呼吸之間已行過千里;第五人能夠跑進火中不怕灼,進入水中不怕淹溺。箭射他不中,冬天冰凍不怕冷,夏天曬在烈日下不出汗;
第六人能夠隨意千變萬化,禽獸草木和各種器物頃刻就能變出來,甚至移山填江;第七人能夠防止災害,度過厄難,延年益壽,長生不死;第八人能夠煎泥成金,煉鉛變銀,用水化煉八種石料,乘雲駕龍,遨遊太空。淮南王養著這八人,學得了《丹經》三十六卷,能依法合成丹芍。
這一日,八公見丹藥已熟,便讓淮南王吃下,於是白日飛昇,到了天上仙界,只是劉安本來是個貴族,往往忘不了自己的身份,對仙界上司常常不夠恭敬,有時甚至對著神仙誤稱“寡人”。
這下惹惱了仙官.向天帝奏上一本,說應當趕他下。幸而八公幫他說話,只罰他在天上管廁所。三年之後才給他做了個散仙。劉安雖然在仙界官運不濟,他家的雞犬卻很沾了光。
原來八公臨離開時,剩下的仙約留在器皿中沒帶走,劉家的狗去舐,雞去啄,一時都變成了仙雞仙犬。飛上天去。於是人們可以 聽到雞在天上鳴,狗在雲中吠。
邢和璞向來好道,他擅長的道術,最有趣的莫過於心算術只要在心中一推算,就能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與吉凶禍福,比卜筮更加簡便。
邢有位老朋友崔司馬,老邁多病臨近死亡,心中老惦念著邢和璞,希邢救他一命。這一日,他忽然聽到臥室北牆上有人挖掘的聲音,讓家人去檢視,都說什麼也沒見著。北牆隔壁便是家人的居所,大家也都沒發現什麼。崔司馬耳邊的挖掘聲一直響到了第七天,牆上忽然出現一個粟米大的透明小孔,問周圍的人,又都說沒看見。
一天之後,這孔變大,有如盤子。崔司馬從孔穴中望出去,見有幾個人持著鋤頭之類站在穴邊休息。崔就打聽他們在幹什麼,他們異口同聲地回答說:“是邢真人安排這麼做的。司馬公災厄太重,加倍費力。”
過了一會兒,邢和璞乘著車子來到,站在穴外數步遠的地方,對崔說:“老兄的陽壽已盡,我為你再三論說,才延長得十二年的壽命。從此病苦都消失了。”
邢講完話,牆壁上孔穴也消失不見了。十來天后,崔司馬也完全恢復健康了。
邢居住終南山時,許多喜愛道術的人都來追隨他,有位叫崔曙的年輕人也在其中。一次邢和璞算定有異人將來,便對他的門徒們說:“三五天內會有一位奇異的客人來訪,請諸位每人準備一味美食。”
幾天內,山珍海味備齊。於是在一座亭中擺起筵席,但告誡門徒們各歸自己居室,不要妄加窺視。大家便都關上門,連咳嗽聲也不敢發出。
邢和璞下山去,迎來一位客人,模樣委實奇異:高五尺,闊卻有三尺,頭的大小佔去身體的一半;穿著寬大的緋紅色衣服,手上橫握著象牙笏板;那眉毛又長又稀疏,臉色像剛削開的瓜兒;大笑起來,發髯鼓動,大嘴裂開幾乎到耳朵邊。他和邢二人熱烈交談,說的可都不是人間的事。崔曙忍不住好奇心,於是走出庭院。那客人對崔熟視一會,問道:“這不是泰山老師嗎?”邢說:“是的。”
客人說:“再轉一次人世,便更要失之千里了。”客人去後,邢對崔說;“那位客人是上帝的戲臣。他稱你為泰山老師,可勾起些什麼回憶嗎?”崔垂著淚說:“我確實是泰山老師的後身,只是已經記不清了,小時候倒是聽大人說起過的。”
當時的太尉房,曾請邢算自己的終身。邢說:“您如果是從東南起行,止於西北,那麼爵祿、壽命都到盡頭了。臨終的地方,不是公館,不是佛寺,不在路途上,也不在官署中,病因是由吃魚引起的,安息時用的棺材是從龜茲來的。”
後來呢,房由袁州刺史改授漢州刺史,罷官歸家,在閬州地方暫歇走的正是由東南往西北的路線,住在道教紫極宮。正好宮中在僱工幹木匠活,房見那木材的紋理奇特,詢問緣由,道士回答說:“幾個月前,有商人販採幾段龜茲板,現正在用它來搭個小庵。”
房這才想起邢和璞的話。過一會兒,有閬州刺史準備了魚請房去同享。吃完後,房嘆息說:“邢公真是神仙啊!”於是將這事的原委都告訴刺史,並且說萬一自己不測,拜託刺史用龜茲板給自己做棺材。這天晚上,房果然因吃了魚致病死去。
道教認為盜天而無殃,大家可以理解找天偷東西,是不會有禍事的。《黃帝陰符經》說:“天地萬物之盜,萬物人之盜,人萬物之盜。三盜既宜,三才既安。”如何找天偷東西,是道教從未形成教團前就有的執著。
歷代高道發明了不少於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,讓不少行業奉道家先人為祖師,這是道教祖師爺留給我們的面子。興揚不說閒話。
齊國有個富豪名為國氏,宋國有個窮光蛋名為向氏,為了發財致富向氏找上了國氏請教如何發財。
國氏開門見山的告訴向姓:“我特別擅長偷東西,我偷東西一年家境夠用,我偷東西兩年家裡富裕起來了,我偷第三年就成有錢人了,後來偷的東西太多了用不完,我就四處施捨困難群眾。”
向氏聽了之後大喜,自覺發現了發財致富之路。從回家的路上就開始偷東西,一直偷到回家,然後他就被抓了!被抓了還不算,還被罰款,這一罰讓向氏被罰的褲子都賣掉了,覺得這國氏不地道,騙我了!於是向氏借了一筆錢去齊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