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一百四十四章 太上 (1 / 4)

餘真意在水池中,想不到武當山,還有這種地方。

道門一向神秘得很。

作為傳統的本土宗教,道教一直以某種神秘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。道士們隱居山林,不問世間俗事,一心只為修道,以求長生久視。

很多人認為不管是太平盛世或是亂世,道士們都會選擇隱世修行。

其實,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。在亂世時,道士們也會毅然手持兵器,下山救國,這不但與道教的愛國教義有關,也跟道教的戰神信仰有關。

道教典籍《黃帝陰符經》雲:“天生天殺,道之理也”,證明道教也有“尚武精神”,這在道教的神仙譜系裡就有體現。在道教神仙譜系裡,有一支是以雷部神將為主的道教戰神譜系,具有極強的戰神信仰。道教戰神眾多,各自都有神兵利器。 作為戰爭中著名的冷兵器金鞭,道教的許多神仙也喜歡使用,其中就有護法神王靈官及護壇真君趙公明。王靈官在道教全稱為“先天首將赤心護道三五火車王天君威靈顯化天尊”,又號“太乙雷神應化天尊”,是道教的護法神,同時也是司職雷神、火神。

王靈官手持金鞭,糾察天上人間之事,除邪祛惡,被眾多百姓所稱頌。趙公明黑麵虯髯,騎著黑虎,善用兵器金鞭,奉玉皇大帝敕命役使三界、巡察五方。趙公明神通廣大,既能役使雷霆,還能祛病禳災。

身為忠肝義膽的蜀國名將,關羽不但受到民間普遍祭祀,而且還被儒釋道共同尊奉。道教敕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、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,是護法四帥之一。

關羽被奉為神明,不但可以護法伏魔,同時也為百姓祛病禳災,深受民間的喜愛,其使用的兵器青龍偃月刀也被奉為神器。據記載,青龍偃月刀重八十二斤,又名冷豔鋸,關羽用此兵器斬殺了許多敵人,後世也稱青龍偃月刀為關刀。

斬邪劍全稱為三五雌雄斬邪劍,為道教祖師張道陵天師持有,乃雌雄兩把神劍。此劍狀若生銅,劍柄為五節連環,劍身隱隱刻有秘法符文及日月星辰,劍重八十一斤。張天師在蜀地修道時,常有精怪前來擾亂百姓。於是,張天師手持雌雄斬邪劍,斬妖除邪,並降服諸多鬼王。農曆九月初九,張道陵天師成道飛昇,將斬邪劍留給其子孫,雌劍被鎮於鶴鳴山的戒鬼井內,雄劍則在歷代天師之間流傳。

火尖槍,全名為“紫焰蛇矛火尖槍”,是道教護法神哪吒持有的一件兵器。此神器身長一丈八尺,頭部形如火焰,可以噴火,體內蘊含著宇宙間無窮的力量,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神器。哪吒在降世後去東海嬉戲時,闖下大禍,最後割肉刻骨還父。哪吒師父用蓮藕為其塑造肉身復活,並賜予其多件兵器,其中一件就是火尖槍。

“手拿拂塵,不是凡人”,拂塵是道士們日常攜帶最多的一種兵器,拂塵可以拂去塵埃,這與道家思想裡的清靜無為、遠離塵世的追求相契合。道士們使用拂塵可以拂去塵緣,具有超凡脫俗之意。八仙之一的呂洞賓身背三尺青鋒寶劍,手持拂塵,很有一種仙風道骨的派頭。

道祖太上老君降臨凡間時,有時也會手持拂塵。拂塵也是武當武術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兵器。在武當有專門針對拂塵而著的《武當太乙拂塵》譜二十八式。拂塵的演練風格獨特,軟硬兼施,開合緊湊,舞動起來如天馬行空,灑脫飄逸,靈活多變。

三尖兩刃刀為二郎神持有的兵器,雖然叫“刀”,實際上是帶長柄的劍。據傳說,此刀乃是凌霄寶殿鎮殿神柱上看守鎮殿龍珠的天神三首神蛟所化,由於其犯下天條、下界作亂,後來被二郎神降服化為三尖兩刃刀。

二郎神是道教的一位神仙,被稱為清源妙道真君。關於二郎神的來歷,民間有多個版本,其一為蜀郡太守李冰的次子,其二為四川嘉州太守趙昱趙二郎。

斷魔雄劍全稱為北方黑馳袞角斷魔雄劍,為真武大帝所有。此劍身長七尺二寸,劍重二十四斤,劍寬四寸八分,乃是一把神器。真武大帝身佩此劍,降伏邪道,收斬妖魔。

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、玄武大帝等,是漢族神話傳說中的北方之神,也是道教的北極四聖之一。真武大帝的形象威武不凡,身披金鎖甲冑,執劍赤足,身旁有龜蛇二將,統御北方之地,由於北方在五行之中屬水,因此也被稱為水神。

芭蕉扇乃八仙之一鍾離權所持兵器。相傳,東華帝君在終南山傳授道法時,發現鍾離權沒有一件兵器,便將一顆萬年芭蕉樹鍛造成一把芭蕉扇贈給他。鍾離權飛昇後攜此扇在凌霄寶殿拜會玉帝。

玉帝問此扇有什麼威力,鍾離權說:“此乃芭蕉扇,煽火火滅,扇風風息,扇水水起,扇土土散,扇石成金,變化無窮,大時遮天蔽日,動時卷月行雲。”真正是一件不凡的神器。

斬蛟靈劍是道教四大天師之許遜的兵器。據傳說,許遜為官時,當地出現了一條為非作歹的蛟龍,並且法力高強,使一般人無法降服。正在危急之時,忽然出現五位仙童,獻給許遜一把斬蛟靈劍,此劍“指天天裂,指地地坼,指星辰則失度,指江河則逆流,萬邪不敢當,神聖之寶也”。

於是,許遜用此劍將蛟龍斬殺,為民除害。

道教所信奉的神仙,上至三清、四御,下至城隍、灶君,風雨雷 電、山川社稷均有神靈。而道教最根本的教理教義,是 “道”和“德 ”。

“道”在道教中是唯一的理論基礎,是以“清靜為宗、虛無為體、柔弱為用”的一種“道”。這種“道”就是道教最根本 的信仰。道教認為:“道”是無所不包和無所不在的,它是一切的開始;並認為 “宇宙”是由“道”演化出來的,有了“道”才生成 “宇宙”,由“宇宙”中的“元氣”構成了“天地、 陰陽、四時”,由此而化生萬物。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