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謝家待了幾天,餘真意發現這裡真的不錯。
隨後,他們二人,便要跟著謝搬山老爺子,去往九仞山。廬州郡只是他們的老家,用來給謝寶樹調生息而已的。九仞山,不是很遠,在一座山上面。
為山九仞,功虧一簣。
這是餘真意在山腳下,看到的第一句話。九仞山非常高,謝搬山老爺子不準弟子們飛上去,只准爬山。就是其他宗門來作客,拜訪, 也要一步一步走上去。
要麼,就別來。
九仞山有這樣的底氣,謝搬山老爺子看著瘦弱,爬起山來是一點都不緩慢。倒是餘真意,剛剛開始修行,起初還好,越到山上的時候越難過。
終於,在一片濃霧之中,餘真意跟隨他們,來到了山頂。山頂上,放眼望去,居所倒不是很多,只有幾座大殿而已。餘真意很是不解,問道:“九仞山就這麼點房子,平時住哪?”
謝搬山看了他一眼,笑道:“這是待客,收徒,議事用的房子,弟子們都不住在這裡的。”
餘真意哦了一聲。
這九仞山,沒有他想象中那麼壯闊。在他心中,修行宗門,都是山上修行人住的地方。就一定要仙氣飄渺,靈氣十足,這樣才能有助於修行。
餘真意看到,九仞山的弟子,也沒有幾個。
謝搬山明白他們的心思,說道:“九仞山的弟子,平時都在山下做他們該做的事情。只有到宗門發生大事的時候,才會趕回來。你們稍後修行到一定的程度,我也會讓你上山的。”
餘真意恍然大悟。
九仞山和龍虎山,都是大唐北邊修行界的頂樑柱。但是他們的理念,完全不一樣。九仞山講究一個入世,所有的弟子都會下山,行俠仗義,斬妖除魔。
甚至會有一些弟子,幫助老百姓,移山,開河,通渠,求雨。
龍虎山則是道門聖地,講究一個出世。龍虎山的修士,個個都有神仙風範。
餘真意很慶幸,自己能來到這麼一個有人情味的地方,要是讓他去了仙氣飄渺的龍虎山,可能真的會待不下去。
既然他們要在九仞山修行,就要拜師,入山。九仞山的入山儀式,比較隆重。山上的那幾座大殿,最高處便是祖師堂。餘真意要磕頭跪拜,秦玉則不用。
這是謝搬山對兩人的恩澤。
餘真意是個剛修行的少年,拜入九仞山,算是有了一個家。以後出去遊歷天下,不說仗勢欺人,最起碼不會被別人欺負。在大唐修行界,出身還是比較重要的。
因為有一些山澤野修,經常幹那些不厚道的事情。
至於秦玉,她是秦家的人,雖然老太君現在不認。但是在九仞山,擔任一個供奉足矣,不用磕頭燒香。
餘真意在謝搬山老爺子的帶領下,終於拜入了九仞山。
他跪拜的是兩幅畫像,這兩幅畫像,就是九仞山的兩位覆地境老祖。其中一位,是九仞山的開山祖師。另一位,則是謝搬山的師父,仙逝在幾十年前。
兩位老祖,都是武夫,掌碎山河的那種。
跟龍虎山不一樣,龍虎山的天師,大多數修行的是練氣之法,求長生大道。
入山儀式之後,謝搬山按住餘真意的腦袋,說道:“餘真意,你乃是我九仞山第三十五代傳人,以後要謹記習武先習德的理念。若是做出傷天害理之事,九仞山的其他弟子,定會追殺你到千萬裡之外。”
餘真意再磕了一個頭,表示自己記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