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長笑揹著小行囊,粉紅色的,上面繡著各種花紋,裡面裝著一些點心粗糧,幾十兩銀子,滿滿當當的。
回首已經看不到離糾城的輪廓。
所謂道別。
不過是清晨時分,各點一碗素面,吃完之後,便各行各路罷了。
僅此而已。
江湖中的分別,總是平平淡淡的。
張茉是李長笑化神後的第一個朋友。
他走時送了她兩口福氣,將那天殘角與花粉迷林的福澤,分了一些給她。
至少以後,不會在花粉迷林迷路了。
此去一別。
李長笑並非不會再回來。只是什麼時候回來說不準。
離糾城外的三里地,李長笑還遇到了周清瑜,這個女人一如既往的打扮,李長笑戲說,她又不是什麼醜鬼,何必遮遮掩掩,周清瑜不作回答。
原來她也是來送行的。
這一點,倒是讓李長笑頗為意外,只是也沒多說什麼,擺了擺手,便轉身離去。
……
求變四百五十八年,十月。
李長笑行至一條村莊。
正是秋收時節,有一戲班子,來到了這條村莊,號召村民搭建戲臺,準備留在這村莊,唱上足足十天的大戲。
李長笑剛好路過,莫名其妙,被拉來幫忙搭建戲臺,又混著村民和戲班的人,一同吃了一頓流水席。
夜間戲班開始唱戲,底下婦人抱著孩子,目不轉睛的看著,李長笑也駐足觀看,看到深夜,伸手不見五指,村民紛紛散去,李長笑才發現,此地就剩自己一人了。
然而那戲班還在繼續唱戲,並沒有停止的意思。
聽說,這後半場,是唱給鬼神聽的。
人聽了不吉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