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其它小說>秦樓春txt下載> 第四十三章 詫異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四十三章 詫異 (1 / 2)

秦幼珍與丈夫兒女一起回到京城後,先是在承恩侯府住下,又陪著長房、三房的孃家親人們消遣了一日,第三天才收拾了一份還算豐厚的禮物,帶著長子初明,在長房僕從的引路下,坐車前往二房的宅子,給嫡母請安。

她沒有帶上丈夫盧普,也沒有帶長女與小兒子。有十五歲的長子相陪走這一趟,就足夠了。她清楚嫡母嫡兄對自己從無好感,她此番上京,二房也是不聞不問。她只求盡到禮數,不讓嫡母嫡兄有藉口指謫就是了,卻沒打算帶上丈夫女兒幼子,讓他們陪她一同承受嫡母的冷言冷語。之所以帶上長子,還是因為一個孩子都不帶,禮數上說不過去罷了。

不過,她原以為會受到的待遇,竟奇跡般地沒有降臨到她頭上。她進了二房的宅子,卻沒能見到嫡母嫡兄。他們正忙著應付忽然其來的兩樁大|麻煩,一個往從前相識的權貴人家閑散子弟那兒去打聽訊息,一個回孃家問清楚商號那邊到底出了什麼事,都不在家中,彷彿完全忘記了,她事先遞過來的請安帖子上,寫明瞭今日過府請安的事實。

只有嫡兄的妻子,長嫂小薛氏抱病出面接待了她。

小薛氏本來是薛氏的孃家親侄女,秦伯複嫡親的表姐妹,也算得上是秦幼珍的表姐妹了。因為薛氏早有心要娶她為兒媳的緣故,在她少年時就常接她到家中小住,所以小薛氏與秦幼珍自小就相熟。只是由於薛氏厭惡庶女的關系,小薛氏受她影響,並沒有跟這個便宜表姐妹結下深厚的情誼,關系並不親近。但兩人性情都比較溫和,因此一直相處得還算融洽,見了面,也是客客氣氣地,不會紅臉。

秦幼珍讓長子給舅母見禮,小薛氏也誇了孩子幾句,並送上不錯的見面禮,連盧悅娘與盧初亮的份也沒落下。雙方雖然親切不足,客氣有餘,可這場面比秦幼珍原本預想的相強得多了。

她不免問起了嫡母嫡兄不在家的原因。小薛氏連日養病,又心灰意冷,對家裡的事沒有從前那麼關心了,只簡單地提了提秦伯複考評不佳,可能會丟掉官職,因此出門打點去了,又說起薛家近日遇到的麻煩事。

雖然小薛氏也是薛家女,但出事的分號並不是她這一房所有的,平素也不聽她的號令,因此她也是淡淡的,還有閑心點評一句:“素日我就勸過他們,做生意還是要以誠信為本,不該做偷工減料的事,他們只是不聽。如今吃了虧,後悔也遲了。不過這也不是壞事,只要他們日後安分經營,不要再使那上不得臺面的小手段,早晚能重振分號的。今日賠出去的銀子,只當是買個教訓了。”

秦幼珍有些訝異。她察覺到了小薛氏語氣中的冷淡,好奇長嫂到底是遇到了什麼事,怎的聽起來性情都不一樣的呢?若換了是小薛氏從前年輕的時候,這時一定是憂心忡忡,煩惱著孃家的生意是否會出大問題,而不是象現在這樣,輕描淡寫地提起,彷彿她是個外人一般。

不過,秦幼珍更關注的,還是嫡兄的考評:“大哥怎會出這樣的岔子?他一向熱心仕途,應該不會在衙門的公務上出什麼大差錯才對,考評怎會只得個中下呢?”事實上,秦伯複哪怕在衙門裡只是吃閑飯的,光是沖著他的家世出身,也不會有哪個上司沒眼色地給他評個“下”,起碼也得是個“中平”才對。今年他卻得了“中下”,定有她所不知道的緣故。難不成嫡兄是得罪了哪位實權高官?還是得罪了皇上?

對此,小薛氏仍舊是淡淡地:“大爺如今熱衷於鑽營,於公務上並不十分用心,與衙門裡的同僚相處得也不甚好,人緣不佳。我雖然也曾勸誡過他,但他哪裡聽得進去?反怪我婦道人家沒有見識。我如今身子不好,也是有心無力,且隨他去吧。”

秦幼珍更覺得有問題了:“大嫂,你這是怎麼了?莫非跟大哥有什麼誤會?”

“我們沒有誤會。”小薛氏轉移了話題,“姑奶奶如今是住在長房麼?我們四丫頭如今也在長房借住養病。我每常派人去看她,她都說自己已經沒有大礙了,讓我別操心。我卻擔心她只是報喜不報憂。姑奶奶既然住在長房,想必見著四丫頭了?不知她如今可好?”

秦幼珍其實早就覺得秦錦春寄居長房不歸一事透著古怪,聞言忙道:“四丫頭無事,我昨兒才見過她,她與她姐妹們一處玩笑,氣色很好,並不見有病容。難道她竟是生病了麼?既然生病了,怎麼不在家裡養病,反而借住到長房去了?”

小薛氏臉上的笑容放鬆了些:“她沒事就好。長房清靜,又能請到太醫,在那兒養病,比在家裡受閑氣要強得多了。我不能在她身邊護著她,還請姑奶奶多照應她點兒。雖然長房諸位都很和氣,但我們太太才在長房鬧了一場,我們這些做晚輩的,心裡也覺得過意不去,就怕四丫頭這孩子多心,總是鬧著要回來。”

秦錦春鬧著要回家,那就讓她回家好了。小薛氏為什麼要攔著不許小女兒回來?而且,長房人多,僕人也多,哪裡就比二房“清靜”了?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