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馬的調動就算進行的足夠低調隱秘,也會有痕跡。每天在戰場上討生活的人對此有極為深刻的印象,天底下總有一些人能夠很好的就把一些事情給做好,用各種各樣的名頭調集人馬,最後才說明真正的意圖。
所謂的兵者詭道也,一點錯都沒有,戰爭不是總是有人多的一方打贏,也不一定是實力更強獲勝,都需要去運籌帷幄,這是個極為厲害的事情。
現在的上庸三郡,兵馬不到兩萬,且戰力堪憂,這是個不得不面對的事情,連張飛都感覺,假如敵軍聯合起來,他可能只能選擇抵抗一陣之後無奈撤兵的道路。
之前雖然敢一萬打五萬,那裡面也有賭的成分在裡面,保守一點根本沒人會這麼幹,但是張飛偏偏就幹了,主要原因就是他想借助這一戰,探查一下敵軍這次到底有多少決心,也是一種對敵人心裡的分析。
在張飛看來,絕對沒人會想的到他敢一萬人馬在開闊地帶對抗敵人,就算是自己這邊的人也沒有想到。
但是這種出人預料的事情,張飛卻不是第一次做,在不久之前,他才踏了曹操十幾萬人的大營,雖然實際情況不一樣,但是大多數人都會認為之前那次難度更大。
可張飛自己心裡清楚,兩次其實都很難,一個不小心,結果就是全軍覆沒,他重傷逃出,或者自己也要陷進去,這絕對不是開玩笑,而是實際的情況。
整個的江東之中超級武將是存在的,而且江東武將的戰力和江東軍的戰力其實是一直被低估的,實際上既然能做到天下三大勢力之中的一個,那麼就肯定和必然會擁有一些自己的優勢,除了長江和水師戰船,江東軍並不畏懼戰爭!
大概每一次都沒有機會可以證明自己,就算獲勝也總是被說是陰謀,但是三個勢力開始互相制衡的這段期間,江東勢力在孫權和一干人的努力之下成功增加了兩個州郡,荊州和交州,同時人口也增加了幾十萬,就是軍中士兵都多招募了大幾萬人。
隨著天地靈氣大變,天下間風調雨順,每塊田的產量都比過去要多得多,這讓很多人生存的機率更高了一點。
對於江東而言,他們內部能發展的潛力其實是很大的,雖然還比不上北方,但是和只佔據一個益州的劉備來說,是要大很多的。
很多人都勸孫權忍耐,可能在未來的時候,熬死了劉備曹操,孫權未必沒有幾乎一統天下。
孫權也確實足夠的隱忍,他知道自己比其他兩個人看起來更加的不像是雄主,他繼承父兄的基業,看起來起點真的好高。
只有孫權自己知道,他能走到現在,是有多麼的不容易,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必承其重,他大膽的任用一些人,很幸運,大多數任命都成功發揮了作用。
孫權做出的一些決策也確實對江東的發展起到很大的作用,但是大家提到他就是很看不起,或者下意識的忽略,也可能是一種嫉妒,在別人看來,或許任何人有他那樣的條件都不會太差。
但是很多人沒有發現,大家對他的標準放的有點太高,君不見荊州當初的刺史劉表的兒子劉綜,繼承了整個荊州九郡,沃野千里,可是最後卻選擇了投降。
那時候,荊州有帶甲之士三十多萬,水軍足可和江東抗衡,甚至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一直壓制著整個的江東水軍,就是這樣的勢力,這樣的實力,最後卻選擇了投降給曹操,最後下場淒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