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靈異小說>秦將蒙恬簡介> 第八百三十五章:革弊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八百三十五章:革弊 (2 / 3)

秦國的移民速度跟不上,打下再多的烏孫地盤也是無用,只能空置著,等到秦軍撤離後照樣會被烏孫人奪回去。不如將這些新徵之地賞給月氏人、匈奴人,讓他們去和烏孫狗咬狗,雙方相互消耗。

這樣一舉多得,既能攻打烏孫,還能消耗月氏和匈奴兩條狗的力量。

“胡人皆寡廉鮮恥之輩,在用文化和經濟同化他們的時候,也要適當的消耗他們的力量才是。”

解決完烏孫之事後,趙佗提到的第二件大事,就是他一直心憂的百越。

首先他在秦始皇三十七年凱旋後,就向始皇帝表明南征軍將士思歸家鄉,心生怨言的事情,始皇帝已經同意了他減少南方駐軍,及輪換將士的請求。

但相比這個,往百越移民才是個大問題。

徙天下罪人、賤民十萬戶,以實嶺南之地,這件事已經完成了大半。

按照始皇帝和李斯等人的計劃,這只是一個開始,後續還有第二波移民,他們要用秦人將嶺南同化,讓那片土地徹底成為秦國不可分割的疆域。

“根據南海郡、桂林郡、閩中郡等地郡守以及駐軍將領的訊息,我秦國如此大規模徙民南下,已引起南方越人恐慌,且雙方多有衝突,乃至流血發生。若是放任此事下去,百越恐有叛亂的風險。”

趙佗臉色嚴肅。

這話是真的。

越人和諸夏不同種,文化傳統也是天差地別,對秦國沒有絲毫認同感,他們本來就是靠著武力強行征服。

按照趙佗原本的計劃,秦國用軟實力對百越進行侵蝕,培養越人對中原文化的親近和認同,再逐步一點點的移民,花上幾十上百年的時間,早晚能將那地方消化。

但現在照著始皇帝和李斯那麼搞,指不定就和歷史一樣,南方將再度陷入叛亂中,就算最後秦國強制壓服越人,也將付出慘重的代價。

“之前充實嶺南的人已經夠多了,接下來的徙民之事當罷之。同時嚴格管理遷徙到南方的秦民,減少他們與越人的衝突,待百越歸心後,再增加大秦在彼處的統治。”

趙佗侃侃而談,將自己的想法全盤托出。

“丞相說的是,大秦征戰數年,府庫耗盡,黔首哀苦,士卒懷歸,朕亦憐天下人之心啊。”

扶蘇有些悲憫的說著。

他自幼受楚系和儒家文化影響頗深,雖有熊啟叛秦之事,讓他與之割裂,但那麼多年的學習,他的性格和思想早已被潛移默化。

再加上扶蘇曾隨蒙恬監工北地,親眼看到過那些被徵召來的民夫、戍卒到底是多麼的悽慘可憐,被作為耗材一樣為大秦基建出工出命,更讓他對天下庶民多了一分哀憐心。

大秦要打仗,沒錢怎麼辦?那就向黔首加稅加賦。沒兵怎麼辦?那就大興兵役、徭役。

始皇帝在時,扶蘇控制住自己的脾性,不再與之頂撞,但內心其實對黔首是抱有同情的,覺得他的父皇做事太急太猛,太不將黔首當人了。

大秦的天下,就是黔首們用命堆出來的。

如今先帝一走,扶蘇為二世皇帝,認為是該到改變的時候了。

特別是他有著右丞相趙佗的支援。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