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讓阿屠骨當場打了個寒顫,然後很快就反應過來。
他們中了秦人的詭計。
本以為他們越人是叢林中的獵手,就等著被視為獵物的秦軍一步步落入陷阱,最終被圍殺而死。
哪裡知道這個名為“秦”的獵物卻非常的狡猾,派人在這裡大張旗鼓的將他們引過來,實際上是在為另一支奇兵做掩護。
秦軍突然從武夷山方向出現,阿屠骨感覺都還好,大不了他們撤回南越就是。
真正讓他感到恐懼的,還是武夷山附近的三部閩越人投靠了秦軍。
“秦國將軍說,投靠秦軍的閩越部族,既往恩怨不咎。所有部族都能繼續生活在原本的地方,原本的部族首領能保有他們的財富和地位,世代佔有他們的土地,世代治理他們的族人,不用接受秦國官吏的管理。”
“而且在歸附秦國後,閩越人還能與秦人通商,用本地的特產換取來自秦國的好東西。”
這個訊息其實就是開戰前的秦軍宣傳語,和懸賞南越人腦袋的政策並列。
是典型的拉一打一,進行分化敵人的策略。
只是當時戰爭還沒打響,沒有閩越部族投降秦人。
這件事情並未引起阿屠骨的警覺,他認為只需要控制住了閩越王騶無諸和一干閩越貴族,再脅迫他們命令閩越人一起前去對付東甌方向的秦軍就夠了。
哪知道秦軍的招撫政策真的有效果,其大軍一翻過武夷山,附近的閩越人就直接舉手投降了。
甚至還有人主動帶路,引著秦軍前往閩江下游的王城。
“阿屠骨,這仗打不下去了。秦人從武夷山方向下來,很快就會沿著閩江打下閩越王城。到時候他們再往東邊來,就能和東甌方向的秦軍一起對我們進行夾擊啊。”
水牛部首領阿度神色驚恐。
馬蜂部首領莫塔柱附和道:“是啊,現在的情況對我們很不利。我看那些閩越人的樣子,就對我們控制騶無諸很不滿,要不是有秦人這個威脅,他們早就和我們翻臉。現在秦軍從武夷山南下,就有閩越人投靠他們,誰知道這些閩越人後來會不會反水?”
阿屠骨黑著臉想了想,最終下令道:“那我們就撤回去,不過騶無諸這傢伙不能放,一起帶走。免得他真的投靠秦人,帶著閩越人從後面對我們動手。”
“走吧,從這裡回去的路要比北方的山路好走的多。速度快一點,我們還能在秦軍南下前先回到南越,免得被他們堵住。”
因為秦軍從武夷山南下的事情,這支南越和閩越結成的聯軍失去了繼續戰鬥的意志,開始進行撤退。
東甌方向的秦將殷通抓住機會,下令往前推進。
這一路上,不停有閩越部族為了生存向秦軍投降,選擇歸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