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像隗狀這樣能活到七十多歲,帶著榮譽和富貴平安歸鄉的,卻沒有幾人。
與此同時,朝堂中有人的眼睛亮了。
御史大夫馮劫。
秦國慣例,御史大夫是丞相預備役,一旦有丞相退休,通常都是由御史大夫補位。
所以隗狀這一走,大機率是王綰升為右丞相,馮劫補為左丞相。
“我若為左丞相,吾兄馮去疾為秦之上卿,馮無擇為統領大軍征伐南越的主帥。我馮氏一族,將在秦國徹底騰飛啊!”
就在馮劫心中遐想萬千的時候。
數日後的另一場大朝會上,皇帝的任命讓他吃了一驚。
在升任王綰為右丞相後,始皇帝就當眾宣佈了左丞相的人選。
“廷尉李斯,為朕並一宇內多有獻策,並修訂秦法,大有建樹,今為左丞相。”
“臣李斯,多謝陛下恩德。”
李斯上前,叩首謝恩。
他抬頭看到旁邊滿臉驚愕的馮劫,眼中閃過一抹笑意。
“馮無擇率二十萬大軍南征百越,若讓你馮劫再在朝中任為丞相,那你馮氏還得了?”
“我這相位,還得感謝馮無擇啊。”
相比於馮劫的驚愕,李斯的喜悅。
趙佗對於始皇帝任李斯為相的事情,感覺理所當然。
“李斯果然當丞相了。”
“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提前打壓了儒家的緣故,王綰沒有被牽連太多,現在升成了右丞相,還壓了李斯一頭。王綰好像才五十左右吧,比李斯小了十多歲。只要他後面不出亂子,說不定還能和我一起熬死李斯呢。”
趙佗心中暗想。
他如果想大刀闊斧改革秦國的體制,李斯是個絕對的攔路虎。
和儒家走得近的王綰,反而更容易和趙佗合作。
政治場上,是需要盟友的。
按照趙佗的設想,等到日後熬死了李斯,他就可以和王綰進行利益交換,換取對方對自己改革的支援。
再等到扶蘇上位。
上到君王,下到丞相都支援改革。
那這個大秦,將在他趙佗的主導下徹底變天,不用像現在這樣處處都有顧忌。
當然想象只是想象,趙佗的目光很快就從這場朝廷官員的變動中收了回來,認真幹起了他的工學大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