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靈異小說>秦將蒙恬簡介> 第七百四十六章:攻策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七百四十六章:攻策 (2 / 3)

閩越和南越的聯軍從東甌撤走。

這個訊息讓秦軍感到振奮的同時,眾秦將則感到惋惜。

“可惜了,這些越人跑的真快。否則上將軍以軍繞其後方,便可將越人精銳殲滅於東甌,如此閩越和南越就有速下的可能。”

蒙恬惋惜的咂咂嘴。

秦軍之所以只派了殷通帶一萬多人去東甌,而不是將數萬大軍壓上去儘快解圍。就是為了用這支偏師將閩越和南越聯軍拖在彼處,讓東甌戰場不勝不敗,雙方勢均力敵,打一個持久戰。

然後等到秦軍新徵召計程車卒熟悉越地氣候,時間差不多入冬的時候。

趙佗就可以出兵,自武夷山道殺進閩地。秦軍繞到越人聯軍的後方,從東甌的南邊堵上去,斷了越人的後路。

這樣就可以將正在圍攻東甌的閩越和南越聯軍,圍殺在甌江流域。

如果運氣好,說不定還能在那裡逮住閩越王。

可惜這些越人不是傻子。

他們一直注意著秦軍的舉動。在知道秦軍有大批援軍抵達後,果斷選擇了撤離,讓秦軍從後繞襲,甕中捉鱉的計劃還沒施行就失敗了。

趙佗倒是沒什麼失望的。

戰場瞬息萬變,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,計劃一變再變也是正常。

不過這時,身為上將軍幕僚的韓信站了出來。

這個第一次上戰場的年輕人滿臉興奮,向趙佗提出了一條建議。

“上將軍,越人雖然撤走,但這圍殺的策略並非不可施展。兵法所云:善動敵者,形之,敵必從之。”

“越人雖走,那吾等就製造假象,將其調動起來便是,再現從後繞擊的情形。”

說著,韓信在得到趙佗的點頭後,開始分析起了眼前的情況和他的策略。

閩地向來多山,在後世號稱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。

除了沿海地區多平原外,其他地方几乎都是崇山峻嶺。特別是在這個南方尚未開發的時代,道路情況十分差。

大軍想要入閩,並不容易。

秦軍攻打閩越,除了海上舟師外,只有兩個進軍路線。

一個是從廬江郡南下,沿著馮無擇之前開闢的武夷山路,進入閩地,殺向閩江流域的閩越王城。

另一條則是從閩北的東甌(浙江溫州)南下,沿著越人的老路前往閩江。

馮無擇上一次就是從這兩條路同時進軍,再輔以海上舟師,短時間內就拿下了閩越王城,取得大勝。

同樣的戰法只有第一次效果最好,現在越人有了防備,兩條道路都肯定會多設警戒。秦軍如果兩路同時進軍,恐怕都會遭遇頑強抵抗,沒什麼優勢。

這也是蒙恬之前讓殷通拖住越人聯軍,想要從另一路圍殺過去的原因。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