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算日後還有改朝換代的事情,但也不是原本的那一茬人。
這麼大的變故,不僅僅是政治上的影響,對於原本的華夏文學更是毀滅性打擊。
李白、杜甫、蘇軾……
這些人都沒了,原本歷史上那些膾炙人口的文學佳作自然就沒了。
哪怕再有大文豪出現,也不可能寫出趙佗曾看過的那些名篇,他們寫的將會是其他東西。
“不行!”
“華夏文脈不能因為我趙佗的參與而斷絕,不能讓這個世界缺少那些文學的瑰寶。看來這弘揚文學的事情,只有靠我自己了。”
趙佗頓感身上全是責任,心中下了決定。
等到打完這場仗,一切戰事平定,他可以悠閒的在咸陽生活的時候。就將他還記得的那些優美文學全部寫出來。
趙佗不僅要改革這個時代的政治、科技,還要引領文學的潮流!
“春眠不覺曉,處處聞啼鳥……”
“長風破浪會有時,直掛雲帆濟滄海……”
“對酒當歌,人生幾何……”
作者:趙佗。
除了詩詞歌賦外,還有許多名著,趙佗覺得也不能就此失傳。
等以後有了空,他要編一部文集,將這些通通記下。
“唉,穿越者的責任,可真是重大啊。”
深感自己肩負著引領華夏文學重任的趙佗,對於這次的徵越之戰更加重視起來。
打完了這場仗,他要做的事情,可還有好多呢。
在這樣的想法中,到了翌日,這支隊伍抵達了徵越秦軍所在的番縣。
番縣外,秦軍營帳連綿不絕。
只是這營帳的模樣,和平常大不相同。
就看到平地上支起了許多木架子,形成木製的檯面,約半米高。
秦軍的營帳就搭建在這個木製的檯面上,並非直接在地上紮營。
“越地溼熱,又到處都是蟲蟻,就算將士們將地面清理過一遍,睡在地上依舊十分潮溼和難受。所以馮將軍就仿照越人的建築,在地面搭建木板,以作隔離。”
說話的是蒙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