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增道:“秦人吃一塹長一智。他們之前不知道越地雨季的厲害,所以導致損兵折將。這一次他們再徵百越,一定會刻意避開,不會再重蹈覆轍。有了之前的經驗,你這次出征,情況肯定會比之前好得多。”
“而且這一次秦人派來領軍的是武功侯趙佗,此人年紀雖輕,但用兵打仗卻是奇正相合,自出道以來,從無敗績,他不可能注意不到這些情況。有趙佗領兵,你就將心放到肚子裡就是了。”
范增這番分析下來,劉邦總算是踏實多了。
“範公說的也有道理,有趙佗來帶兵,這一次打勝仗應該沒問題。”
雖然因為以前的舊事,讓劉邦頗為畏懼武功侯趙佗。
但如果將他換到趙佗麾下去打仗,那心思又不一樣,畢竟誰都希望帶領自己的是從無敗績的天下第一名將。
“這一次徵兵太嚴了,一旦逃跑被抓住,就是當場斬首的下場。不到萬不得已,乃公還是先管住腳,可不能亂跑。且這次有武功侯來領軍,說不定我還能借此立下些小功,到時候混進秦吏的隊伍裡,弄個亭長來噹噹,豈不瀟灑?”
劉邦眼裡冒出一絲光來。
他自從逃出沛縣以來,曾多次想過回去。
不過就只是想想,實際上並不敢做。
因為沛縣所在的泗水郡郡尉正是武功侯的舊部趙廣。鬼知道對方還有沒有記得沛縣劉季的事情,一旦回去暴露了身份,那可就完了。
特別是他聽說沛縣的老大哥王陵,以及奚涓、王吸等以前的老兄弟自從跟隨秦軍北伐後,紛紛得了爵位。如今那是混的一個比一個好。
而且他們還在前兩年的彭城刺殺大案中,逮住了刺客張良的同夥,被皇帝賜爵賞官。
剛好那時泗水郡官場因為受到刺客牽連,被清洗一空,王陵趁機上位,如今貴為一郡司馬,看上去已經是鐵桿秦將了。
“沛縣是王陵的老巢,那裡的輕俠都是他的小弟。我要是回去,被王陵知曉,他一定會第一個將我抓住的。”
劉邦對此很有認識,已經是絕了回老家的想法
不過王陵等人的機遇也給了他一個動力。
王陵那種黑道頭子都能洗白,上位為一郡司馬,那他劉邦為什麼不行?
誰還沒有個上進心似得。
他當年去魏地找張耳混,就是想這個更好的出路。
劉邦尋思起來。
他這個新身份是透過范增的關係在前兩年辦下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