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秦王政登基為皇帝后,君主的神聖和權力格外膨脹,他已經很久沒有親自送將領出徵以及迎接了,這些事項基本都是由太子和丞相等人代勞。
這一次,始皇帝親自率百官於此為趙佗送行。是統一後的第一次,足見他對趙佗和這一次徵越之戰的重視。
城外是全副武裝的中尉軍分列四周,中間部分更有一個個勇武雄壯的郎衛軍拱衛。漫天黑旗飄揚,矛戟林立,顯得威武而肅穆。
而在眾郎衛之間,身穿袀玄黑衣,頭戴通天冠的始皇帝負手而立,面色平靜。
趙佗走到始皇帝身前,下拜行禮。
“臣趙佗奉陛下詔令,南下徵越,定將凱旋奏捷,以揚我大秦之威!”
在這種場合下,趙佗自然是要說一些慷慨激昂的話語。
始皇帝眼神動了動。
他看著身前這個身穿精緻甲衣,頭上戴著威武鶡冠的年輕將軍。
趙佗的頜下已蓄了鬍鬚,神態日益穩重。
但在始皇帝的腦海裡,還是忍不住想起十二年前,那個在秦宮殿中說出“大丈夫居世,生當封侯,死當廟食”的少年。
那曾經的一幕,讓他最為記憶深刻。
“朕在咸陽,等候趙卿凱旋。彼時得勝歸來,趙卿當為我大秦列侯,為朕宰執天下。”
始皇帝開口,說出了一句讓人驚訝的話。
趙佗眉頭猛跳。
皇帝身後的群臣更是面色各有變化。
列侯。
這個是應有之意。
趙佗本來就是第十九級倫侯,如果這一次打下百越,那以他的功勞晉升為列侯肯定是穩穩當當的,並不值得驚訝。
真正讓眾臣訝然的,還是始皇帝那句“宰執天下”。
宰這個字,乃是自周以來,對官吏的通稱。
周朝的官職裡有冢宰、大宰、小宰、內宰、里宰等等。
諸侯卿大夫的家臣和采邑長官也都以“宰”命名。
所以始皇帝這句宰執天下,就是指的宰相之意啊。
宰相是百官之首,也就相當於是如今秦國的左右丞相官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