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身毒國,這不就是後世的印度嗎!
“原來如此,那些白種人是雅利安人啊。”
趙佗啞然失笑。
他之前被慣性思維影響了,一直認為那幾個白種人是從歐洲或是西亞來的,根本沒往南亞那邊靠。
這倒很正常,印度人給大多數人留下的印象就是面板黝黑,身材矮小,這近乎形成了刻板印象。
所以趙佗一開始根本沒把那幾個白種人和印度聯絡上。
但實際上在印度,高種姓和低種姓分別是兩個人種。
又黑又矮,穿著簡陋破爛的是當地的土著。
而身材高大的白種人,則是外來的征服者雅利安人。
“也不知道那個領頭的雅利安人是婆羅門還是剎帝利?”
趙佗心中猜測,同時他也在腦袋裡思索秦漢時期,中原是否和身毒有過交往的記錄。
一番回憶後,他還真找到一條了線索。
好像是在漢武帝時期,曾經派遣張騫出使西域,結果張騫在大夏國境內發現了蜀布、邛竹之類的蜀郡特產。
這就讓張騫很好奇了,明明漢朝和大夏之間有著強大的匈奴擋道,兩國難以交流,更不要說是進行商貿交易了,為什麼漢朝蜀地的特產物品會出現在西域大夏?
經過詢問,他就得知了那些蜀地特產是大夏人從身毒國購買的。
身毒就在漢朝南邊很遠的地方,與西南夷進行商貿交流,故而能得到來自蜀郡的特產,並將其轉賣到大夏去。
張騫回到中原後,皇帝對身毒國很感興趣,就派人去西南探求身毒國的位置。
結果使者在滇地被滇王留下,之後派出去探路的人又都被昆明國阻攔,最終漢朝就沒有找到身毒國的位置。
“這一次秦軍剿滅滇國,所以剛好把身毒來的使者和商人堵住,他們見識了我秦軍的強大,便提出要前來咸陽朝覲皇帝,並與我大秦交好通商?”
趙佗眼睛眯了起來,透過陳平的講述,他知道了那些身毒人的來歷和目的。
然後腦袋裡就想到了一個問題。
印度啊,也是個地大物博的富饒之地。
也不知道有沒有什麼好東西。
《史記·西南夷列傳》:(張騫)居大夏時見蜀布、邛竹、杖,使問所從來,曰“從東南身毒國,可數千裡,得蜀賈人市”。或聞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國……天子乃令王然於、柏始昌、呂越人等,使間出西夷西,指求身毒國。至滇,滇王嘗羌乃留,為求道西十餘輩。歲餘,皆閉昆明,莫能通身毒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