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只低語著:“對我韓信有恩者,韓信日後定會重重報答你們。”
韓信的聲音雖然低,但語氣卻很堅定。
他有底氣說這些話,雖然那位君侯只和他見過一面,傳授了一卷齊孫子後就離開楚地征戰四方,並沒有和他承諾什麼。
但韓信知道趙佗一定會回來的。
就在去年,韓信收到了一份禮物。
武功侯征戰四方的心得體會,以及一些饋贈的金錢。
金錢數量不多,彼時韓信的父親正中了風寒,他將那錢買了藥材和肉食,希望父親能撐過去,只是事與願違,終究人財兩空。
韓信沒了金錢,整日沉迷於武功侯所寫的戰場心得,以及兵法戰策中,似乎那書中的世界,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爭能讓他忘掉生活的苟且。
只是人總是要吃飯的,韓信為了活下去,又沒有什麼求生的本領,便選擇寄食於人。
對此,韓信心中並不愧疚,因為韓信知道他日後定能十倍,百倍,千倍的回贈於這些人。
他韓信,絕非池中之魚,總有飛黃騰達之日,而他也並非知恩不報之人。
而此時,面對韓信所言“回報”之語,眾人紛紛大笑。
引發此事的張小屠更是不顧自家老父在後面直皺眉頭,他大步走到韓信面前,指著韓信的臉道:“好個日後定有回報,你不要說這些虛言巧話,你韓信如果真有報答之心,不如將你身上的破劍留下,也算抵我家的肉錢。”
韓信搖頭道:“劍乃父之所留,不可捨棄。”
這話倒是得到眾人點頭。
亡父之物,不可輕棄。
“劍不行,那就將你身上的那些書卷留下吧。”
張小屠雙目直勾勾的盯著韓信跨在腰間的竹筒。
他可是打聽的很清楚,這韓信一家是來自韓國的逃難之人,祖上曾顯貴過,如今雖然落難,但留下了不少貴族用的好東西。
比如他就聽說韓信的身上,有許多寫畫著文字的帛書。
張小屠倒是不在乎帛書上的文字,只是貪圖著那些絲帛本身的價值。
韓信聽到這話,頓時臉現怒色,呵斥道:“你莫要欺我!”
“欺你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