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更多的,或是並不相信,或者是保持著半信半疑的態度。
他們只是在藉著這個學說遊走於各國權貴之間,以撈取金錢、地位之類的好處。
現在,盧生作為一直吹噓海外仙人的尋仙派掌門人,卻反過來問韓終和石生世間是否有仙,那可真是奇奇怪怪。
韓終道:“應該是有的吧,雖然沒聽說誰到過仙山上,但仙境景象在海濱不時被人目睹。我曾見過一次,只見那雲海縹緲之中,有亭臺樓閣飄於天宇,人飛於蒼穹之上,此等景象,不正是仙人手段嗎?”
石生沒見過韓終說的仙境,他倒是務實的說道:“不管仙人存不存在,吾等以此說見寵於君王,只需要讓君王相信便夠了。”
盧生嘆著搖搖頭,沒在仙人之事上多說,反而又問道:“你們說,世間有人能在弱冠之年,便可百戰百勝,在軍爭上比肩孫、吳,力壓天下。又能治國如周公、管仲,使國富民強,還能造化萬物,創造出許多從未聽說過的軍國重器嗎?
“如果說軍爭比孫、吳,又能治國如周、管,那恐怕只有太公望了。”
韓終皺眉道:“不過太公望也是到了七十歲之後方才發跡,輔佐文王,定鼎天下。而且他也不會造化萬物之術,一個弱冠之人做到這些,我覺得不可能。
相比韓終的否定,一旁的石生卻是反應極快,低語道:“先生,你是在說武功侯!
盧生苦笑道:“是啊,平日裡還不覺得,但若是細細思索,你們不覺得這武功侯十分玄奇嗎?”
“他是趙國貴族出身,不知何故流入秦國,十五歲從軍,從一個無爵的小兵,一級一級往上攀爬,八年之間幫著秦國掃滅六國,又北破匈奴、月氏,可謂百戰百勝,爵封倫侯,這在天下之間,是從未有過的事情。”
“如果武功侯只有沙場戰績也就罷了,可以說他是軍爭天才,受李信、王翦教導。但偏偏他又頗通治國理政之才,我聽說之前遷徙六國貴族入關中,改秦律擴大學室子弟範圍等種種政策皆是出自於他之手。”
“最關鍵的是,他小小年紀居然精通各種妙法,漚肥、曲轅犁、麥食、造紙、印刷、水碓、騎兵之三寶······嘶!”
盤點到最後,就連盧生自己也不由吸起了一口涼氣。
他盯著兩人道:“這種種物件皆能提高國家之力,看似簡單,但在武功侯之前卻從來沒有人發現。他託言說是來自公輸殘卷,呵呵,一個殘卷便能有如此多的東西,那全卷還得了?你們認為當年敗於墨子之手的魯班真有這個能力嗎?自古以來,可有凡人能與武功侯相比乎!
“這·····.”
韓終和石生也都驚訝起來。
就像盧生說的,武功侯趙佗做下的這些事情,平日裡還不覺得,但如果真的細想起來,那可真的是讓人汗毛倒豎。
論軍爭,百戰百勝,掃滅諸侯,北破胡夷,此乃孫、吳所不能及也。
論治國,雖然只獻納寥寥幾策,卻對國有大益。
論造化,所弄出的那些器物,皆是利國重器,而且數量還非常多。
最主要的是,趙佗完成這些功績時的年齡,只有二十歲左右。
這四樣加在一起,竟讓人無法從他們所知的歷史記載中,找到能夠和武功侯相比的人物。
“武功侯莫非是千年難出一個的人傑!”
韓終和石生,在驚歎之後給出了這樣的評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