旁邊的子嬰,則已經是面色發黃,雙腿在打顫。
其實子嬰都還算好的,不遠處眾位公卿重臣面色各異,有不少人已經呈現暈船之態。
比如那尚書僕射李由,一張臉已經是憋成了青黃色,牙關緊咬,整個人搖搖晃晃,看上去隨時都能吐出來似得。
或者是感受到趙佗的目光,李由側首看過來,繃著臉,對趙佗故作沉靜的點了點頭。
“李兄果然是真男兒,暈船到臉色都變了,居然還能忍下。”
趙佗暗暗給李由點了個贊。
留下始皇帝和兩個方士繼續在那裡聊大海的事,趙佗自顧去和統領樓船的秦將交談。
他雖然率領秦軍南征北戰,掃滅諸侯和胡人,但實際上還從來沒打過水戰。
滅齊的那一戰,對方直接舉國投降,接收舟師之類的事情都是手下裨將軍去做的,趙佗知曉不多,現在就有些好奇這時代的船隻技術。
一番交談,當聽說有齊人坐船直達朝鮮後,趙佗頗為驚訝。
“秦朝的造船技術不錯啊,都可以通往遼東和朝鮮了。”
細想之下倒也正常,在兩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,吳王夫差就曾率舟師跨海數百里遠征齊國,雖說吳軍的結果是被齊軍舟師大敗而歸,但好歹是開創了海上遠征的歷史記錄。
如果從秦再往後推,百年後漢武帝還曾發五萬大軍,以樓船跨海征伐朝鮮。
所以這時代的海船能抵達朝鮮很正常,甚至到日本列島去也不是不可能。但因為航海技術還不夠發達,再加上海風多變幻,海面又常有霧氣籠罩,船隻大多需要靠近海岸航行,即所謂的“地文航海”,必須要透過地上的物標才能確定航行和方向。
如果想要真正的乘風破浪,跨海航行,那就必須要有經驗豐富的領航者才行。
“論航海之術,整個秦朝最出名的就是徐巿了吧。也不知道這老小子,在歷史上是不是真跑到日本當天皇了。”
……
芝罘島不算大,長不過二十餘里,最寬處只有四五里,但其風景獨特,其靠海處怪石嶙峋,崖壁陡峭,島上樹木茂密,蔥鬱而有生機,時有海鳥飛過,在那碧海藍天之間,別有一番景象。
這樣的場景,是長期居於內陸的始皇帝和眾多公卿大臣都沒見過的,除了下船後搖搖晃晃的暈船之人外,其他人都是滿面驚異的打量著四周。
就在這時,隨行的膠東郡守白其當眾向皇帝稟報了一個重要的事情。
“今有琅琊方士徐巿,於海中獵得異獸一頭,現囚於芝罘,特獻與陛下。”
“詔徐巿來見。”
始皇帝淡淡開口。
這個訊息,白其和盧生等人在此之前就已經和他私下說過,勾起了他的期待,如今當眾稟報,自是要在眾公卿面前展示。
“海中異獸?”
“異獸,什麼異獸!”
眾位公卿紛紛因為異獸兩個字而好奇。
只有趙佗卻是被那個方士的名字驚訝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