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日後,趙佗帶著酈食其等親信駕馬於渭水以南。
他們此行的目的地並非各處風景秀麗之所,而是皇帝新修的,位於渭水以南的巍峨壯麗的宮殿群。
宮殿是皇家所有,周圍有衛尉統率的衛士駐守,普通黔首官吏皆不可在附近駐留,只能遠遠觀望,眺望那雄偉壯闊的巨大建築。
趙佗並沒有依仗自己的地位接近,他在遠處勒馬停步,舉目相望。
只見新修的宮殿群佔地極大,巍峨高聳,氣勢恢宏。其坐落於渭南平原之間,有小渠引清澈的渭河水環繞,就像是將周圍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匯聚於一身,彰顯著超然的尊貴與不可侵犯的榮耀。
趙佗暗歎,怪不得蘇迦莎在剛來咸陽的時候,將這些宮殿視為神蹟奇觀,哪怕是他這個來自後世的人,眼見到這些巧奪天工築成的超大型宮殿,照樣會生出讚歎的感覺。
“皇帝已下詔,更信宮為極廟。”
耳畔傳來酈食其的聲音。
極廟!
趙佗閉上眼,深深吸了口氣。
這是他的疏忽。
在北伐的時候,趙佗就知道皇帝在渭南新修了一個叫信宮的宮殿群,但當時他沒在朝中,自然不好勸諫。
等到班師回咸陽的時候,曾隔著老遠看到此處宮殿群的壯麗宏偉。
但他當時看了也就算了,沒太在意。
畢竟那會兒宮殿都修好了,他總不可能又跑去皇帝面前說些掃興招人嫌的話吧。
但趙佗沒想到,這處信宮和其他宮殿並不一樣,不是皇帝為了享受而修建的殿宇,而有其他含義。
“我已打探過了,皇帝修的這個極廟,就是象徵天極帝星,以此來對應蒼穹上的天帝所居。以這極廟為中,則渭南諸殿宇便像星辰一般圍繞在其周圍,中間以複道、甬道相連線,此所謂‘眾星拱極’是也。”
酈食其搖頭感嘆道:“除了這極廟外,皇帝還擴建了渭水上的複道橫橋,以象徵天極閣道,並以渭水對應天上的銀河投影。這是要將整個咸陽對應天宮啊!”
趙佗沉聲道:“甬道也徹底修好了嗎?”
酈食其頷首:“我剛才問過,甬道已經全部完工,皇帝若從極廟出,便可沿著甬道直通驪山。”
驪山,是皇帝的陵墓所在,以其陵墓連線渭南的“天極”,自然是有某種象徵意義了。
這些操作,一看就知道是經過了“專業”的規劃,帶有某種神秘的味道,和皇帝之前修的那些純為收集和享受的宮殿完全不同。
“方士還是冒頭了啊,不僅哄著皇帝修信宮極廟,大搞迷信。還幫著那些儒生轉述封禪之說,弄出這些事情來。”
趙佗眼中閃著寒光。
那一日大朝會後,經過趙高的提醒,他立刻就明白了被尉繚稱作“刻薄寡恩”的始皇帝,為什麼會一改常態,想要給全天下的黔首廣賜爵位。
皆因封禪兩字。
封泰山,禪梁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