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連王戊也沒有開口反對,他被剛才趙佗算得帳驚了一下,覺得先靜觀形勢的好。
始皇帝眉頭皺了老高。
他沉聲道:“我大秦北伐得勝,開疆闢土數千裡,其大河兩側有沃野廣袤,何談無地可賜?更別說如今我大軍將翦滅月氏,其地也有千里,此非田宅乎!還有那南方百越,有無邊之土,所需田宅儘可取也!”
嘶……
眾人倒吸一口涼氣。
聯絡到剛才宣佈的遷徙五萬戶前往北疆實邊的事情,皇帝之心已是隱隱可以猜到。
好傢伙,你這皇帝居然是打算將那些受爵者的地,分到新開闢的蠻夷所居住的地方,甚至連還沒打下的月氏、百越都惦記上了。
趙佗眼皮猛跳,原來皇帝不是沒算過這筆賬,而是心思太猛。
秦國的土地不夠,那就去分蠻夷的,地都還沒打下,就開始想著先賜爵。
或許他這樣做還有個目的,就是在之後遷徙黔首實邊的時候,便可以打著分地之名來實施,減少移民的反抗心理。
廣賜爵位,收買人心,得到恩德之名,順便光明正大的遷徙移民實邊,名實皆得,那還真是好算盤。
趙佗心中這樣猜想,隱隱還覺得有不對勁的地方,不過這時候他沒有選擇,只能硬著頭皮開口。
“陛下,既是如此,那不如效仿昔日昭襄王招募民眾遷徙安邑之策,只賜移民爵位,如此這些移民必定感陛下之恩德,欣然前往北疆。至於賜天下黔首之爵,可暫緩一二。否則天下眾人皆賜爵,則移民之爵位則不能凸顯,恐有怨言。”
聽到這話,趙亥、王賁等人也皆頷首稱是,言武功侯之策有昭襄王先例可循,且能將田宅落到實處。
眼見趙佗提出一個折中之法,眾人交口稱讚,始皇帝的眉頭依舊未松,似乎對趙佗的回答不是特別滿意。
這一幕被廷尉李斯看在眼中,諸公卿武將反對皇帝賜爵,就連武功侯趙佗也親自下場獻策諫言。
唯有李斯並未投入其中,而是默默觀察,如今已是若有所思,隱隱猜到皇帝的真正心思,在趙佗發言後,他便站了出來。
李斯沉聲道:“陛下,臣認為武功侯所言有理。然陛下並一宇內,威震四夷之功也不可不昭示天下,使天下黔首懷德。不如賜予遷徙邊疆的移民爵位,同時略微減免天下黔首賦稅,並賜牛酒慶賀,如此雙管齊下,則移民得爵位田宅,天下黔首亦有實利可得,皆當頌念陛下之恩德也。”
始皇帝眉頭微微一鬆。
這個答案他不算特別滿意,但掃視殿中,眼見上到王賁、趙亥、下到諸多武將功勳,皆有反對之意,特別是自己最寵信的趙佗和李斯,也對此提出異議,他倒是不好固執己見。
而且趙佗的獻言,李斯的補充,在某種程度上,也能讓他的目的達到一點。
始皇帝淡淡道:“既如此,便依武功侯和廷尉所言,此番賜遷徙北疆的黔首爵位一級。並廣賜天下牛酒,減免賦稅,具體額度由諸卿再議。”
聽到始皇帝讓步,趙佗大鬆了一口氣,忙跟著王賁等人一起拜首道:“陛下聖明!”
阻止了始皇帝賜予天下黔首爵位,這是改變歷史了嗎?
趙佗抬頭時,有些恍惚,但緊接著就清醒過來。
他敏銳的察覺到,促使始皇帝改變想法的,除了諸多武將的反對,以及他折中的賜移民爵位外,李斯最後的補充也起到重要的作用。
似乎始皇帝之前執意要廣賜天下黔首爵位,還有更深的一層含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