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或許他們是在學秦始皇呢?
這位千古一帝,正是破壞軍功爵制度的始作俑者啊!
今天始皇帝想要在全天下賜黔首爵位一級,或許短時間內害處還不大,但開了這個壞頭,後來者紛紛學習,制度崩壞只是早晚的事情。
想到此處,趙佗突然眼眸微凝。
這位皇帝在後世常被稱作暴君,但幾乎沒人罵他昏庸之主。
能夠統一天下的人物,難道看不到這廣賜民爵的危害嗎?
還是說,他是故意的?
要對軍功爵制開刀?
還是說以此來試探軍功集團?
亦或者是自己想的太複雜,皇帝就是單純的是好大喜功,為了收買民心?
趙佗緊盯著始皇帝。
突然有些拿不準起來。
因為今日的始皇帝一直都表現的很平靜,哪怕是趙亥和王賁接連站出來反對,他也沒有表露過多的情緒,只是冷眼旁觀王戊站出來為他辯護。
而且王戊說的那些收買民心,穩定諸侯故地的作用,也是他自己說的,始皇帝從來就沒有表過態。
這個學過韓非之法的皇帝,只要他想,那就是權術高手,鮮少有人能猜透他的想法。
哪怕是趙佗,在一陣胡思亂想下,也摸不準皇帝的真實意思。
而這時候,在王戊一番慷慨激昂,暫時扛住太尉王賁的攻擊後。諸多公卿暫時沒有開口,他們不像趙佗那樣已經提前知道了這道賜爵令的結果,在時代的侷限性下,得仔細思索權衡。
就在此時,眼見無人再吭聲。
帝榻上的始皇帝淡淡一笑,轉頭看向了趙佗。
這個當今朝堂上的武將扛把子。
“主爵中尉與太尉皆有所言,不知武功侯可有想法?”
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是歲,賜爵一級。
雖然史書上只有短短六個字,但從整個軍功爵制度的發展演變來看,這件事其實非常重要,始皇帝開了給天下黔首賜爵的頭,可稱作是崩壞的源頭。
軍功爵對秦太重要了,主角也是依靠這制度爬起來,所以並不想略過這件大事,好像大多數秦文漢文,也沒有對爵位制度有過多敘述,還是覺得有必要多費些筆墨,能讓一些書友知道此事,便算有用了。
此次賜爵雖然史書沒寫範圍,但根據秦的其餘三次大規模賜爵都是黔首,以及漢代都是賜民爵來看,賜官吏爵位往往是有另外說明的,所以這一次應該也是賜黔首爵位。
另考古方面有針對此事的出土實證:秦始皇陵西側趙背戶村出土一批挖文,是修築帝陵而死的勞動者“墓誌銘”,其中許多是山東六國的原住民,爵位都達到了上造、不更之類,能推斷出這些六國遺民的爵位,基本都是秦統一後賞賜的,和傳世文獻的記載相符合。
關於軍功爵資料,主要參考朱紹侯《軍功爵制研究》,該書是國內最系統最權威的軍功爵制學術研究著作,感興趣的書友可以看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