遼東郡,遼河以北。
時已季秋,曠野上枯萎的草叢在淒冷的風中搖曳著,整個大地只有萎黃、枯黃和暗黃,缺乏著生機。
就在一片荒蕪中,一支黑色的隊伍正在黃昏下北行。
前方,數匹快馬疾馳而來。
一個二十餘歲的青年秦將在馬上向李信拱手彙報。
“稟將軍,東胡王已收下將軍所獻牛羊及珍寶,等待後日與將軍定下盟約,並未察覺我軍計劃。將軍今夜動手,必得大勝!”
李信頷首道:“嗯,做的不錯。欒布,你見過東胡王和他們的貴人,我給你一百人。今晚發動夜襲的時候,你當帶人去擒殺東胡王和東胡權貴,立大功而還!”
欒布雙眼發亮,立刻中氣十足的應道:“欒布定不讓將軍失望!”
看著眼前面容英武,滿身幹勁和朝氣的年輕秦將。
李信眼中有些恍惚,總是想起他曾經提拔過的另一個年輕男子。
只是那個男人,如今已成長的讓他遙不可及。
“夜襲東胡王,我已籌劃半載,這是我李信復起之戰,絕不容有失!”
李信緊緊握著手中韁繩,望著前方枯寂的原野,眸中充滿決然。
收復遼東之戰已歷時兩載,李信在戰爭初期一改以前的輕率冒進,選擇了穩紮穩打的策略,秦軍進入遼東後先結好北方最大的勢力東胡。
在穩住東胡後,李信用了一年的時間驅逐和擊破了高夷、濊、貊和箕子朝鮮等外族勢力,之所以用時這麼久,不在於這些部族的實力有多強,而是地理環境的限制。
消滅和驅趕這些異族後,李信又掉頭來對付東胡。
東胡畢竟是當今草原三巨頭之一,佔據了廣袤的東部草原,其勢力強悍,擁有控弦之士十餘萬,就連匈奴也要向其低頭。
數十年前,燕將秦開大破東胡,擴地千里。其中重要原因是秦開“為質於胡,胡甚信之”。靠著臥底生涯,秦開熟知了東胡的情報、地理,並從中取利,這才能率著燕軍大破東胡。
光看本身實力,東胡並不算弱。
李信率領的只是一支人數不多的秦國遠征軍,又無馬鐙、高橋馬鞍等裝備,想要在草原上對付擁有十幾萬騎兵,還佔據主場優勢的東胡哪有那麼容易。
經過大半年的鏖戰後,李信雖取得幾場小勝,但對東胡傷害不大,對方依舊佔據著遼東北部,眼看戰爭曠日持久,士卒疲憊而久久無功。
李信決定改變策略。
他認真思索後,決定厚賂東胡王和其貴人,假意停戰乞和,藉此引誘東胡王來到這裡與秦軍定下盟約並共同勘定秦胡疆界,同時暗中準備,要一擊而破之!
經過長時間的來往後,李信成功打消了東胡人的戒心,用貴重的禮物獲得了東胡王的友誼,認為秦人是真心講和。
今晚,便是秦軍動手的時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