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靈異小說>秦將蒙恬簡介> 第五百九十五章:奇計破秦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五百九十五章:奇計破秦 (2 / 4)

“唯!”

陳平立刻領命下去。

北河滔滔流淌,秦軍舟師開始在指揮下於河水中排列,以船隻搭建可供大軍渡河的浮橋。

一個時辰後,趙佗的上將軍大纛已經在河水北岸飄蕩。

與此同時,卻月陣一戰的大概傷亡也被秦吏們統計了出來。

“匈奴人屍首有三千多具,帶傷逃竄者應該也有數千,我軍戰死四百二十七人,傷三千六百五十人。”

這樣的戰果讓趙佗很滿意。

這一場渡河戰役,秦軍殲殺了敵方三千人,己方折損才四百多,這個比例不管放到哪裡,都是十分亮眼的戰績。

原因還是卻月陣佈置得當,藉助河邊的地理條件,加上武剛車的掩護,使得秦軍佔盡了優勢。

當然雙方武器裝備上的差距,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。

秦軍的強攻勁弩,短矛大箭,威力遠超匈奴人的小短弓,在雙方對射中佔盡了優勢。長長的矛鈹和武剛車配合,也能保障秦人在傷到匈奴人的時候,不易被匈奴人的短刀短矛傷到。

更重要的是每一個秦卒都穿了一身厚實的甲冑,匈奴人的箭矢又大都是骨簇和石簇,使得秦人可以硬抗匈奴人的箭雨而繼續攻擊,否則匈奴騎兵一輪騎射,兩萬支箭頭落下來還是很恐怖的。

這就是秦軍戰死少,而受傷多的原因,有人憑著一身厚甲,捱了匈奴幾十箭,也照樣能哇哇大叫。

趙佗簡略算了一下,此戰匈奴的傷亡足有好幾千人,加上之前被秦軍夜襲的右大將所部,相當於秦軍兩戰就打掉了匈奴一萬人的戰鬥力。

且這一戰對趙佗來說,最大的益處不是單純的殺傷,而是有更深層次的戰略意義。

一個是趙佗利用“半渡而擊”作為誘餌,將匈奴大軍釣在了這裡,讓他們失去了提前逃遁和撤退的機會。

秦軍渡過北河之後,威逼陰山下,騎兵在一日夜之間就能直抵頭曼城所在。這時候匈奴人因為有大量牲畜和族人的原因,已經是難以快速撤走,除非他們拋棄大量牲畜,否則就只能和秦軍決一死戰。

只要秦軍正面擊破匈奴主力,北伐之戰則再無懸念,趙佗就能在寒冬降臨之前結束這場戰役。

此戰的另一個意義,則是趙佗利用卻月陣重重的打擊了匈奴人士氣。

匈奴大軍氣洶洶奔來,要以“半渡而擊”阻止秦軍北上。

結果兩萬騎兵圍攻數千秦人,卻慘遭重創。

頭曼單于更是拋下滿地屍體,帶著手下灰溜溜逃走。

這樣的舉動,足以重創匈奴人的戰心。

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,士氣和勇氣對一支軍隊來說十分重要,如今匈奴人初戰即敗,再加上之前被幹掉的右大將五千人,恐怕士氣已經是降到了低谷。

“以我士氣如虹之師,來與你匈奴交戰。”

“頭曼,你又當如何應對!”

……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