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這場戰鬥中,面對蠻夷的襲擊,他們為了保住性命,在前線奮勇作戰。激烈的戰鬥下,整個什戰死好幾人,其他人也大多帶傷,王陵的肩膀甚至還被從天而降的箭矢射中,此刻正由小弟王吸為他包紮。
因為他們什處於作戰前線,戰後分首級的時候,自然也被軍法吏照顧,分到了十二個人頭。
王陵心中略一計算,臉色略微有些發紅。
“乃公要做上造了。你們兩個,也能得到公士爵位。”
聽到王陵這話,奚涓和王吸兩人對視一眼,頗有些激動。
秦國統治楚地好幾年了,他們自然知道秦國爵位的好處。
雖然因為楚地的耕地大多掌握在當地豪強宗族的手中,獲爵之後他們不一定能得到滿額的土地田宅,或者分到的土地是偏遠的未開墾荒地,但終歸是能得些利益。
哪怕是他們這些不愛耕種的遊俠,也不會嫌棄自己名下的田宅少。
相比於土地,更大的利益是他們有了爵位,就有了做吏的資格。
這是一個往上爬的通道,如果他們能在泗水郡混個亭長噹噹,那還不是美滋滋。
而且爵位這東西,在他們犯罪違法的時候,還可以用來減刑,相當於多了一層保障。
“秦人這點好啊,只要立功就能升爵,有爵就能當官。哪像在楚國的時候,雖有軍功爵位,卻不是我們能夠得到的。”
三人嘴裡嘀咕著。
楚國也有類似秦的軍功爵制度,其爵位有國大夫、列大夫、上間、七大夫……一直到君、侯之類。
但楚國並非是以法治國,軍功爵的貫徹程度遠不如秦國。
且楚國爵位的待遇,透明程度等均不如秦國,能得爵者大多是貴族和豪門子弟,普通庶民想要往上攀爬,難上加難。
現在王陵等幾人能得到秦國爵位,心態不由自主的有了些許改變。
“聽說那位上將軍趙佗就是從小兵做起,在伐燕之戰中從公士一路立功攀升,成為今日的大庶長。如果咱們努力,說不定也能在秦國爬到高位。”
三人面露渴望之色。
上將軍趙佗故事早已傳遍天下,幾乎成為了秦國軍功爵制度的代言人。
趙佗的經歷,就是軍功爵制度最好的廣告。
王陵等人在這一刻,自然想到的就是趙佗。
曾經在沛縣抱怨秦法嚴苛,對秦國秦制滿是惡感的三個遊俠,在融入秦軍,因為立功而即將得爵後,心態悄然之間也發生了變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