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見丹陛下和大殿外,站滿了披甲持劍的中郎,一個個威武雄壯,目不斜視。
趙佗和涉間從這些中郎的夾道中走過,來到殿門外,與等候在此的眾公卿一樣,開始脫鞋等待。
數百人只穿著白襪候於殿外,哪怕如今正處於冬季,空氣中依舊飄揚著一股澹澹的味道。
沒過多久,殿內便有宏大的雅樂演奏。
那是奉常新編的,讚揚秦王政一統四海功勳的頌歌。
「大王天天聽讚歌啊。」
趙佗心中滴咕一聲。
很快,待到殿中雅樂奏完,便有謁者開口宣示諸位公卿入殿。
趙佗等人立刻面容肅然,進入殿中。
武將立在西側,文官列於東邊。
趙佗站在王賁和蒙武身側。
不一會兒,秦王政便從殿外大步走來。
眾臣連忙稽首行禮。
「拜見大王。」
片刻後,秦王政坐上帝榻,威嚴的目光掃視殿中諸臣。
當他的視線從趙佗臉上掠過時,嘴角微微上勾。
沒有過多的廢話,秦王政很快便直入主題,揭開今日朝會的目的。
「昔六國逆亂,寡人上順天意,發義兵誅之。韓王授首,趙王徙逐,魏王、楚王廢為庶人。今有寡人之將,定齊代而擒三王。」
「齊、燕、代,三王者,諸卿當議如何處之。」
秦王政聲音平澹,但話裡的意思卻一點都不平澹,甚至充滿了無情之意。
統一之後的第一場大朝會,竟是要決定三王的命運。
「秦國這點好啊,辦事之前愛開會討論。」
趙佗心中暗暗點頭。
秦王雖號稱霸道,但卻並非真正的獨斷專行。
只要事涉國家,哪怕秦王心中已有傾向,但還是會讓臣下開會討論,讓眾臣說緣由講道理,相互爭辯。
秦王並不參與辯論,只是默默聽之,到了最後再從中做出抉擇,這就是所謂「廷議」。
此刻聽到大王開口,諸卿沉默一番後,就有廷尉李斯站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