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靈異小說>秦將蒙恬簡介> 第四百七十六章:終結亂世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四百七十六章:終結亂世 (2 / 2)

此番伐齊之戰,整個秦軍的後勤都是由屠睢來處理。他作為副將,坐鎮濮陽,調運糧秣,管理投降的俘虜,處置濟水以北降秦的城池,一切都做的井井有條。

後方之事基本沒讓趙佗擔心過,這一次趙佗能順利拿下齊國全境,屠睢在後面的付出是十分重要的。

兩人又說了幾句後,趙佗便踏上戰車,正式率軍離去。齊地盡數平定,秦軍回程無阻。

他們押送著投降的齊國公卿貴族,嬪妃美人,以及大量的齊國珍寶、圖書典籍等種種,趕往濮陽。

因為齊國是主動投降的緣故,再加上要為後續的遷徙大事做榜樣,所以秦軍對這些齊國貴族的態度不錯,允許他們保留財產,趕路也都能坐車行進。

到了季秋時,秦軍便抵達濮陽。在這裡,他們會同了從代地押送南下的燕王喜、代王嘉,以及一些代國的公卿貴族。

齊、燕、代三王匯聚。再加上大量的齊國公卿貴族、嬪妃美人,還有那一車車的珍寶財物,排成了一條長龍。

自濮陽啟程,沿著東郡、三川大道往關中進發。待到冬日之時,這支規模宏大的隊伍,便抵達了函谷關外。

進入函谷,就是關中秦地。雄關在前,被俘虜的公卿貴族中,有人開始忍不住哭泣起來。

“彼黍離離,彼稷之苗。行邁靡靡,中心搖搖。知我者,謂我心憂,不知我者,謂我何求。悠悠蒼天!此何人哉?”有齊人公卿吟唱著古老的詩歌。

趙佗乃是貴族出身,自是知道此詩乃是昔日周之大夫過宗周廢墟,眼見宗廟宮室殘破之景,故而哀嘆亡國之痛。

函谷關內,便是宗周故地。如今這些人大概是見到函谷在前,便忍不住想到自己國家滅亡,社稷泯滅,故而以此詩來發洩心中哀慟之意吧。

趙佗立在戰車上,沒有讓人去阻止這些人的悲唱,而是回首東望。函谷關以東,曾有無數的諸侯林立。

但如今,關東的廣袤土地上卻再沒有了諸侯的社稷,唯有秦人的黑旗插遍海內。

“秦並天下,亂世結束。”趙佗悠悠一嘆。如今是秦王政二十六年,十月。

十月為歲首,這是新的一年的開始。也是他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七年。滅燕、滅魏、滅楚、滅代、滅齊。

他親身參與進這個時代最為宏大的歷史事件。秦並天下,四海一統。

“唐堯虞舜夏商周,春秋戰國亂悠悠。”趙佗唸叨著那首殘留在記憶中的朝代歌。

宗周覆滅,二王並立,平王東遷,周統衰落。到如今,已過去了五百五十餘年。

五百五十年的亂世啊。列國征伐,大吞小,強凌弱,相互兼併,戰亂不停。

雖有將星璀璨,名士迭出。無數君王將相,諸子百家為整個亂世增添色彩。

但同樣也有無數生民罹難,黎庶遭受刀兵之禍。麗食其勸降齊王建時,所說的那句社稷變為丘墟,蒼生飽受塗炭之苦,並非只是說說而已。

亂世,是英雄的舞臺。同樣是無數黎民的地獄。

“我親手終結了亂世。”趙佗低語著。他率軍覆滅了齊國,算是真正的終結了春秋戰國這五百餘年的亂世。

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,但也是一個時代的開始。趙佗收回目光,望向前方的函谷關。

“入關。”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