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有此人在前,難保以六國之人為刺客,不會被其背叛,到頭來反而出賣吾等啊。”
“若想順利完成刺殺大事,還是得找不識秦王威嚴的夷人才行,這樣才不怕被其出賣。”張良眼睛微眯,對公孫通道:“趙佗既然滅了齊國,天下土地皆為秦王所掌,吾等當儘快行動了,如今陸路不通,那就尋海船,想辦法浮海東去,尋刺秦之壯士。”公孫信滿臉驚愕:“浮海東去?”……關中之土,咸陽城。
一支車隊抵達咸陽郊外,霸水橋邊。此刻橋邊,正有一年輕男子帶著僕從立於此處。
見到車隊前來。那年輕男子頓時滿臉喜色,向最前方的騎馬男子迎了上去。
“兄長,你回來了。”戰馬之上的男子,看上去年歲已過三十,方臉大眼,頜下留著稍長的鬍鬚,看上去顯得有些成熟。
“吾弟。”李由應了一聲,看著迎接自己的弟弟,臉上露出一抹喜意。
李於大笑道:“恭喜兄長回咸陽,兄長在南郡攻伐夷人,連立功勳,使得南夷俯首,獻貢物於大王。如今兄長回來,想來是另有高升了。”李由笑了笑。
他去年南下,任職南郡郡尉,負責征伐反叛的夷人,雖然中途出了些小問題,但卻影響不大。
如今他已經是圓滿的完成了這個任務,在放火燒山的威脅下,他李由的兇名於整個南郡的夷人中傳播,讓各地夷人紛紛俯首歸降,納貢稱臣。
任務完成,奏捷報於咸陽。然後李由就收到了大王嘉獎,並召他回咸陽的詔書。
雖然那詔書內容十分的公式化,但其中幾個帶有嘉獎意思的字詞還是讓李由很興奮。
那是大王對他的認可。而召他李由回京,想來也是另有重任罷,或許真如他弟弟李於說的,此番回來另有高升也說不定。
就在兄弟兩人談論間。遠處函谷方向有數騎快馬賓士而來,其速極快,看其裝扮,赫然是緊急信使。
李由上過好幾次戰場,自是知道對方身上定然是攜帶著重要資訊,連忙拉著李於退到橋邊,等待那信使飛馳而過。
等到數騎奔馬渡過霸水,消失於遠方的咸陽城後。李由這才和李於一起攜手往咸陽走去,他們身後,僕從牽馬,車隊緩緩跟隨。
“快兩年沒回咸陽,此地還是記憶中的模樣啊。”李由眺望遠處,嘆了一聲。
又轉而問道:“吾弟,最近咸陽城中,可有何大事發生?”李於聽到這話,本能的說道:“最大的事情也就是齊王投降了,聽說這訊息傳回來的時候,大王高興的在殿上拍……”說到這裡,李於反應過來,連忙住嘴。
李由腳步一頓。他深深吸了口氣,低聲道:“齊王投降?趙佗已經拿下臨淄了嗎?”李於尷尬道:“應該是這樣,不過兄長無需想太多。齊國可是七十多城,他趙佗就算拿下了臨淄,想要徹底滅亡齊國,並不容易呢。”李由看了弟弟一眼,知道對方是想借此安慰他。
他搖頭道:“以趙佗之能,拿下臨淄後,平定齊地不過是早晚的事情。此人的軍爭之能,真乃吾不及也。”李於急道:“兄長,你怎能妄自菲薄,那趙佗再厲害又能怎麼樣,他還是你昔日手下呢!”李由沒有回答。
他站在原地,望著前方的咸陽。他笑了起來,只是笑容中滿是苦澀的味道。
趙佗滅了齊國,就該回來了吧?這一瞬間,李由對於回到咸陽突然不再興奮。
甚至,想念起了南郡的日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