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置東郡,將衛君遷徙到野王之地。
濮陽就歸了秦國所有,被設定為東郡的郡治所在。
此地據中國要樞,不獨衛之重地,抑亦晉鄭吳楚之孔道也,和齊國手中的甄城一樣,都是自古以來的兵家必爭之地。
故而趙佗率兵直奔此地,東郡郡尉奉詔徵召的兩萬兵卒和民夫也都屯聚於此,等待著已經接到秦王詔令和虎符,獲得東郡兵力指揮權的裨將軍趙佗前去接手。
這一日。
剛上任不久的東郡郡尉屠睢,帶著一干屬下等在濮陽城外。
或許是因為十萬齊軍屯兵於邊境,給東郡的秦人造成了極大的壓力,讓這一兩個月來整個東郡境內的氣氛都極為壓抑。
為了提振士氣民心,郡尉屠睢今日組織附近秦
人都到城外來觀看那位擁有「背水一戰」名聲的趙將軍,帶著兩萬秦國精銳來此的場景。
親眼見到有兩萬秦軍助陣,東郡的秦人就不用再懼怕邊境上的十萬齊軍了。
所以這一早上,濮陽城外人頭攢動,無數人擁擠在一起,爭相踮腳,想要看一看那位威名極盛的趙將軍到底是個什麼模樣,是不是真如傳言中說的那麼年輕。
「趙將軍啊,聽說他才十多歲,還未加冠呢!」
「是啊,這麼小的年紀,竟然就擁有了中更爵位。這速度也太快了吧,我聽說,趙將軍說不定是咱大王流落在外的庶……」
「胡說造謠,趙將軍的爵位明明是他自己打出來的,你可曾聽過泗水之畔背水一戰乎?」
「就是,莫要瞎說,小心到頭來狗命不保,還要連累吾等。」
……
就在東郡眾秦人議論紛紛的時候,不知是誰叫了一聲「來了,趙將軍來了!」
眾人舉目望去,果真見到西方道路上,正有一支黑甲軍隊向著此地行來。
車轔轔,馬蕭蕭。
在開道的車兵和騎兵之後,便是矛戟高舉,黑旗招展的秦國大軍。
只不過,當那支秦軍走到近前,等大多數人都能看清時,許多人卻滿臉愕然。
因為這支秦軍竟然軍容不整,行軍佇列頗為散亂,且許多士卒一邊走還一邊說著話,跟隨在側的秦軍軍吏也不太管事,甚至有些軍吏還加入其中,邊走邊聊。
好在這些軍紀散漫的只是普通士卒罷了。
沒看到簇擁著主將大纛的數千短兵就顯得十分精銳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