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佗若能尚大王的公主,日後地位必將攀升。
他趙高已經和趙佗以兄弟相稱,在政場上可稱為盟友。
盟友越強,對他趙高來說自然也就越好。
腳步聲漸漸遠去。
秦王政看著趙高的背影消失在遠處,臉上的笑意漸漸退去。
“是王翦?還是尉繚?亦或者是這小子自己悟出來的?”
“想用麥食來討好寡人嗎?呵呵,寡人可並非狹隘之君,豈會因為熊啟之事,就自廢良將。”
秦王政搖了搖頭,腦海裡想到昨晚趙佗眼巴巴望著自己的場景,嘴角的笑意又不由冒了出來。
“巨砲、漚肥、曲轅犁、麥食……趙佗啊趙佗,你到底還有多少東西沒有獻給寡人?”
……
趙佗在宮中侍女的引導下,停步在一處寢宮外。
這裡是公子扶蘇的住所,在未加冠之前,諸位公子皆住在宮中,待到行冠禮後,就會搬出秦宮,另外開府。
趙佗聽小道訊息說,秦王政已經在為扶蘇物色新婦,人選似乎是在武城侯王翦的孫女和廷尉李斯的女兒之間猶豫,尚未定下。
不出意外的話,下半年選定人選,然後明年扶蘇加冠,便可成婚。
“古之男子二十而冠,冠而列丈夫,三十而娶。女子十五而許嫁,二十而嫁。”
趙佗想到春秋時代,貴族男子可能要等到三十歲才結婚,女子二十歲才會嫁人。之所以成婚較晚,大概是貴族之間需要等待合適的聯姻物件。
像民間就沒有這些講究,女子一般十五加笄之後就會嫁人,甚至十三四歲嫁人的也有,男子在二十歲之前,也常有結婚。
但不管怎麼說,哪怕是以古之禮儀,女子十五而許嫁來看。
今年秦王政的長公主嬴陰嫚已經十七歲了,早該到了許人的年紀,但秦王政卻遲遲沒有定下她的夫婿人選,就顯得很不合常理。
“如果沒有我的出現,想來她已是許嫁給李由了吧?”
“經過滅楚一戰,大王應該已有決定,只是不給個日期,總讓人心裡不踏實啊。”
就在趙佗胡思亂想間,扶蘇已經從屋中走出來,對趙佗行禮道:“扶蘇見過趙君。”
“趙佗見過公子。”
趙佗連忙回禮,只見扶蘇身著朱玄相間的秦服,面色肅然。
雖然還是給人一種翩翩公子的模樣,但扶蘇的眼神,卻讓趙佗感到有些不一樣,和以往相比,似乎變得成熟了許多。
兩人一番客套,扶蘇便邀請趙佗入宮。
“趙君,請。”
趙佗含笑邁步,他想起上一次來這裡時,還沒進門口就被嬴陰嫚一拳“砸翻”在地的情況,這一次不由多了一絲戒備。
但出乎趙佗的意料,直到他進入屋中,也沒有遇到想象中的“突襲”。
屋中的場景,反而讓他眼前一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