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趙將軍不願進城攻打楚宮,那吾等便讓那負芻自己投降!”
在這樣的想法下,壽春城中那些選擇投降的楚國貴族,手段變得激進起來。
他們一邊調動兵卒殺戮城中所有忠於楚國,不願降秦的人,用這些楚國義士的腦袋向城外的秦軍請功表忠。
另一邊則不停的派人在宮城外勸說,希望負芻能看清形勢,主動投降。
還別說,他們這番舉動確實起到了效果。
秦軍攻破壽春外郭,卻沒有進城殺戮搶掠,讓壽春城維持著一定的秩序,各貴族豪富以及平民的生命與財產都沒有受到秦軍侵犯,這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吸引。
宮牆之內的楚人,除了一部分確實是忠心楚國,願意與國共死的忠義之士外。
很大一批人其實都是搖擺者,他們有些是被將軍葉柏脅從進宮的,有些則是畏懼秦軍屠殺,跟著逃入宮中。
這些人眼見城外安定,那些投降者依舊保有富貴,心中的抵抗之意就先散了。
然後又聽說秦國大軍即將抵達,等到宮破之日,有死無生,心裡那股求生欲就不停的冒出來。
不管是楚宮中的貴族,還是那些手持武器計程車卒,有不少已在心中起了投降之意。
這幾日楚宮之內,已經有人公開勸說楚王負芻投降。
楚王負芻勃然大怒,將勸降之人當場斬首。
雖然這樣的殺戮,確實堵住了那些勸降之人的嘴巴。
但宮城中,這股欲要投降的暗流不僅沒有消失,反而越發波濤洶湧起來。
就連左徒孫常和將軍葉柏這兩個忠臣也難以壓住,甚至楚王負芻聽聞有幾個大臣在密謀開啟宮門,與城外的楚國叛臣進行勾結,將他楚王賣一個好價錢。
這樣的局勢,讓楚王負芻越發恐懼起來。
“趙佗雖然沒有來攻,但王翦的大軍快來了。”
“若是壽春尚在手中,不穀還能堅持一二,但如今只剩這小小宮城,如何抵抗那王翦的六十萬大軍。”
“宮城之內,叛賊越來越多,這些人想要出賣不穀,以諂媚秦人。”
“與其被這些叛賊出賣,淪為秦軍的階下之囚。不若自己降了,還能與那趙佗講個條件,讓他以禮相待。”
與其被別人賤賣,還不如自己賣了自己,還能和秦軍好好講一講價,將自己賣一個好價錢。
當這樣的想法從心中冒出來後,便再難按捺下去。
“不穀欲降。”
當楚王負芻召集眾臣,宣佈下這個決定時。
左徒孫常和將軍葉柏都驚呆了。
大王前幾日不還滿身熱血,甚至發散宮中財物激勵士卒,要與秦人抵抗到底嗎?
怎麼幾日之間就主動要求投降了。
“臣等正欲死戰,大王何故先降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