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屆時,我再派人去毀壞秦軍主力和後勤運糧部隊之間的道路,在路上遍撒蒺梨,設下路障,讓他們回援的速度更慢。這樣一來,我軍便可放心的吞下秦軍糧隊。”
“這一次,我不僅是要燒掉他們的糧草,我還要將這五千秦卒和那數千民夫一起屠戮!”
景駒驚歎不已,但又忍不住問道:“萬一那羌瘣不上當又該如何?”
景同笑起來:“就算羌瘣不上當追擊,那也無妨。我軍在前方出現,定然會誤導羌瘣,讓他以為我楚軍的主力就在前路,之所以派人引誘,是想要在前方伏擊他。”
“到了那時候,再讓人驅趕林中鳥獸,做出一些伏擊的姿態,定然能讓秦軍感到驚懼。這樣一來,羌瘣就會更加小心的探查前路,對於後方的糧隊,就會出現疏忽。屆時我軍便可再找機會,一舉襲破!
“兄長高見!”
景駒立刻歎服,道:“兄長此計,成則可引誘羌瘣追擊,不成則能讓他誤認為我軍在前路埋伏,從而忽略後方。此計真如一箭穿二鳥,何其妙也!”
在弟弟的敬佩聲中,景同嘴角泛起一抹笑意。
此計原非他所創,而是來自於昔日趙佗對付左司馬的奸詐詭謀。
趙佗泗水大勝,傳遍天下,但大多數人只關注到趙佗的背水為陣。
除了當事人外,很少有人知道趙佗在背水大勝之前,曾用過何等下流的手段來引誘和激怒左司馬昭平。
若無那些手段,堂堂楚國左司馬,又怎會輕易的失去理智去埋頭追擊秦軍呢?
景同如今回憶起來,左司馬看到那木頭上刻下的辱罵之語時,血氣上湧臉色漲紅的模樣還歷歷在目。
“蠻夷向來多怒而無腦,縱使這羌瘣要謹慎一些,但其脾性也絕不會好。此人若見辱罵,必會暴怒無比,吾計成功的機率還是很大的。”
想到此處,景同忍不住暗道:“此番偏師任務何等重要,王翦怎麼不讓那趙佗帶兵,反而是讓什麼羌瘣來。莫非是因為趙佗的功勞太大,被秦人所嫉,故而雪藏了嗎?”
“呵呵,此番若是趙佗領兵,我自然畏懼,更不可能施展此計。但區區羌瘣嘛……不過蠻夷罷了。”
景同的臉上露出一抹笑。
他雖然是第一次作為主將上陣,但他先後跟隨昭平、項渠,與趙佗這般名將交過手,雖然都以敗績收場,但景同的眼光也在無形中被提高了。
對於羌瘣這種混了幾十年也沒啥名頭的平庸之將,自然是有些不放在眼中。
……
一支兩萬人的黑甲秦軍正如長蛇般,走在通往淮陰的道路上。
忽而前方探路的快馬回報,讓整個秦軍佇列停了下來。
“將軍,前方發現楚軍騎兵。”
為防太過顯眼,被人襲殺,趙佗此番沒有坐在戰車上,而是騎了一匹戰馬,在馬背上接到斥候傳來的情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