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正都是要投降,如果能在投降的時候順帶毀掉一個秦國的名將,併為自己復了仇怨,那就再好不過了。
他負芻,治國施政不太行,但玩這些陰謀詭計,亦是不弱於人!
……
“負芻又派人來了?“
“他想幹嘛?“
秦軍營帳中,主將趙佗滿頭問號。
他不是已經婉拒負芻了嗎?
怎麼對方又派人來。
趙佗雖然心中不舒服,但也想看看那負芻使者有何高論。
便召集諸將,請楚國左徒相見。
片刻後,楚國左徒孫常站在秦軍營帳中,恭敬的獻上一柄寶劍。
“稟趙將軍,此乃越王勾踐之劍。“
“昔日越王勾踐使工人以白馬白牛祠昆吾之神,採金鑄之,以成八劍之精。其劍者八,曰掩日,曰斷水,曰轉魄,曰懸翦,曰驚鯢,曰滅魂,曰卻邪,曰真剛。”
“八劍各有威能,自越國滅亡後盡歸我楚國寶庫。此劍名為掩日,據說昔日越王勾踐以之指日,則光晝暗,乃是天下名劍,世間珍品。”
“吾王甚敬將軍,特以此劍獻上,以娛將軍之心。”
孫常話音落下,帳中諸將頓時咋舌不已。
“咦……以之指日,則光晝暗!”
“連太陽都要避過此劍光輝嗎?這劍如此厲害的名頭,是真的還是假的?“
“要不然將軍拔出來試試,正好今日外面有太陽,看看這劍的名號到底靈不靈?”
諸將立刻雙眼發光,一雙雙眼睛全都盯著那柄越王之劍。
戰國之世,男子佩劍而行,乃是常態。
特別是對他們這些高階武將來說,身上的佩劍也是一種身份的標誌,一柄名劍對諸將的吸引力,可比什麼金玉珠寶要大的多。
趙佗看著放在自己案前的越王寶劍,卻眉頭緊蹙。
所謂無事獻殷勤,非奸即盜。
楚王負芻先前派人乞降,如今又讓人來向自己獻劍,莫非是想賄賂自己,讓他在王翦面前為其美言嗎?
趙佗問道:“敢問楚使,楚王此舉是何意思?”
左徒回道:“吾王之意,只願降將軍耳。將軍若是受降,不僅能得滅國之功,宮中金玉珍寶亦全由將軍選擇。其中如這般名劍者,不知凡幾,在座諸位將軍亦是能得無盡之財啊。”
聽聞此言,趙佗雙眼大睜。
楚王送寶物給自己的目的,竟然是讓自己接受他的投降?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