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完楊熊的話,桓昭陷入沉思。
河內軍在濟陽城下被魏軍背襲,遭遇慘烈大敗,這訊息很驚人,如果傳出去,定會讓秦軍新近佔據的魏國城邑發生動盪,不少暗藏反心的魏人肯定會藉此起事。
但相比這訊息,真正讓桓昭驚訝的還是趙佗等人的猜測。
以桓昭多年來積累的軍事素養來看,趙佗的猜測,很有道理。
魏軍西進,掏取秦國腹心,從而引動大梁城下的王賁軍團,給予城中的魏王喘息之機。
而且,滎陽!
桓昭目中閃過一抹精光,才被魏豹燒過積粟的他,對於糧草十分敏感。
他恰恰知道,在魏軍西進的路線上就有著一座秦軍屯糧的城市。
如果魏豹突襲滎陽,將秦軍的糧草一把火燒個乾淨,那此番伐魏可就萬事皆休。
一想到這裡,桓昭除了悚然一驚外,更多的是興奮與激動。
機遇!
這恰恰就是他想要晉升為右庶長所缺的軍功啊!
桓昭不由想到他當初
任命麾下軍吏時說的話。
趙佗,有你在我麾下,此番前往魏地必能建立大功!
這話,如今真的要應驗了!
「沒想到這個趙人小子還真是個福將,他當初在我麾下,便有易水大捷,讓我從五大夫升爵為左庶長。」
「後來進入燕地,趙佗被李將軍調為短兵,然後他一走,我就再也沒有在伐燕之戰中立過功勞。」
桓昭眼睛越來越亮,思維越發玄學起來。
「因為趙佗給李將軍當了短兵,所以李將軍造出了巨砲攻下薊城,又繞道截殺住逃跑的燕國公卿,擒獲了燕丹。這其中不管是巨砲還是截殺之策都是趙佗想出來,然後李將軍聽了他的話,果真就立了功,升了爵。」
「然後我率軍到魏地之後,他又先後拿下了小黃、外黃,給我也帶來不少功勞。」
桓昭越想越激動,越想越有道理,感覺自己發現了升爵的秘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