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信之愛趙佗,愛之甚矣。
趙佗對李信,亦是在心中尊敬有加,早已將李信當做一位兄長對待。
如果不是真的將李信放進心裡,趙佗也不會冒著生命危險,帶著五千人南下淮水,潛入壽春去恐嚇楚王。
那樣做,只是為了能嚇唬楚王召回前線的軍隊,或是略微改變戰場的局勢,為李信多贏得那麼一點可能的逃生機會。
若無李信昔日的信任,就無今日之趙佗的輝煌。
所以哪怕整個秦國都將李信遺忘,所有人都不願再和李信這個敗軍之將接觸。
但趙佗,依舊想要見李信,想要寬慰他,讓李信不要就此沉淪。
趙佗派人上前敲門,對應門的僕人稟明身份,求見李信。
李氏僕人應了一聲,忙進去稟報。
良久後,那僕人走出來,一臉歉意道:「我家主人今日身體不適,不能待客,趙中更請回吧。」
趙佗悵然若失。
「李將軍,不願見我。」
趙佗默默站了一會兒,最終對著面前的李氏府邸,重重一拜。
李氏府邸中。
「君子,趙中更已經離去了。」
白氏走進來,小心的說了一聲。
李信睜開眼,滿臉複雜,低語道:「趙佗,你讓我如何見你?」
其實,他已經見過趙佗了。
就在趙佗率軍回城,在咸陽城外炫耀武功,被尉繚引導著入城,迎接萬眾歡呼的時刻。
李信就坐在城外的一輛馬車內,撈起簾幕,默默注視著趙佗。
李信從楚地回來咸陽時,也是尉繚迎接他,城外也有無數秦人在等候著他。
只是迎接李信的不是歡呼雀躍,而是響徹整個咸陽的哭泣。
軍禮有云「師不功」,即為師出無功的意思,亦是一種避諱「失敗」的說法。
當將領在外打了敗仗,回到國都時,國君要以喪禮進行迎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