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屈明投降了。
他成了秦人的“叫門將軍”,為秦軍做掩護,一路走來詐開了好幾座城邑,讓這支秦軍東行,沒有遭受什麼損失。
第一次叫門,屈明自然難為情。
但後來做的多了,就放開了。
屈明如今已是駕輕就熟,叫門老手。
他乘坐戰車,來到鍾離城外三十步左右,對著城頭上緊張注視著自己的守卒叫道:“吾乃屈氏之人屈安,受王命率軍東行,路過鍾離,欲要進城休息飲食,為何關門阻我,還不讓你們縣公速速開門,下來見我!”
隨著屈明高呼,身後跟隨的上千兵卒一齊揮舉矛戟,金屬製的矛頭戟刃在陽光下閃爍著刺目光輝,嚇得城頭上響起一片低呼聲,那些守卒皆是畏懼的打顫。
城牆後。
有著一副美鬚髯的縣公鍾離然,腦袋透過女牆上的瞭望孔,看了眼城外的上千赤甲兵卒,頓時滿臉苦澀,沒注意到他最愛惜的鬍鬚已被城牆蹭的全是黑灰。
鍾離然雖然在敵軍到來前,收到警訊,及時將城外居民撤入城中,並關上了城門防禦。
但如今敵人兵臨城下,他又開始心生畏懼起來。
“如今叛賊引著秦軍來到城外,他們人多勢眾,且兵甲精良,我鍾離城中縣卒不過四百人,怎會是他們的對手。”
“若是開門,恐怕會被其一湧而上,到時候難免淪為俘虜。”
“但若是不開門,以我這區區小城,數百兵卒,哪是他們的對手啊,到時候血染滿城,又是一場大禍。眛啊,當今形勢,為之奈何?”
說著,鍾離然將目光望向身側的一個年輕人。
此人年約二十上下,臉頰瘦削,麵皮泛黃,頜下還留著一抹小鬍鬚。
他非鍾離本地人,而是來自朐縣伊廬,是鍾離氏遠支。
其父和鍾離然頗有交情,讓其來到鍾離遊歷,此人雖然年輕,但多有謀略,素得縣公鍾離然的賞識,故而常常向他問計,頗有智囊的樣子。
如今見鍾離然又驚又懼,向著自己問計。
&nò)只能應了一聲,亦伸著腦袋往牆外看了看,不過他並沒有看城外舉著矛戟示威的一千兵卒,而是將目光放到更遠處的一處大林中。
林子上空,似乎正有雀鳥飛騰。
鍾離眛聳了聳肩,道:“為今之計,恐怕只有投降。”
“投降?向誰投降?秦軍?”
鍾離然張大了嘴,一臉震驚。
鍾離眛一笑,露出滿口白牙。
“沒錯,降秦。”
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注引【集解】《漢書音義》曰:「眜音末。」
 本章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