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趙佗年紀太輕,雖然他有當過一曲軍候的經驗,但要統率一部萬人,卻絕非易事,非沙場老將不可為之。楊將軍剛才所說,任趙佗為校尉之事,恐怕還需商榷。」
帥帳中,蒙武澹澹說著。
隨著幾位校尉被陸續任命下來,當輪到最後一個校尉之職時,裨將軍楊原推舉了右庶長趙佗,然而還未待李信開口,副將蒙武就搶先出口,否決了這個提議。
….
聽到這話,帥帳中一片安靜,李信坐在主座上,眯著眼打量著蒙武。
他還真有讓趙佗當校尉的想法,只是蒙武乃老將,和李信的父輩論交,蒙武如今既出口否決,李信也有些不好辦了。
這位蒙氏老將毫不畏懼,以他平靜的目光回應著李信的凝視。
按理來說,任命決定權在李信手上,但蒙武在楊原話音落下之際,不待李信開口便發表了意見,就是想將這個任趙佗為校尉的想法給堵回去。
以李信的性格,再加上趙佗爵位足夠,將其任命為一部校尉的可能性很大。
這對素來穩重的蒙武來說,太冒險了。
特別是敵人還是那個龐大的楚國,讓一個十幾歲的孺子來掌握萬人兵馬,這是開玩笑吧。
見蒙武否決提議,裨將軍楊原有些尷尬的看了趙佗一眼。
趙佗則回以感激一笑。
他估摸著楊原之所以推薦自己,一來是想交好自己和李信,二來則是因為楊熊,趙佗和楊氏關係還不錯,勉強能算是自己人。但哪料到剛好遇到了蒙武。
對此,李信倒是並沒有生氣,畢竟蒙武否決的是楊原的提議,並非當場與自己頂撞,不算折損自己的威信。
他保持著主將的氣度,澹澹道:「辛將軍對此有何看法?」
辛梧眼皮一跳,不過
他也算是沙場老將,又出身名門,對李信並不懼怕,便道:「末將認為蒙將軍之言甚為穩重。」
「蒙將軍。」
李信的目光又移到蒙武身上。
蒙武平靜道:「吳孫子有云,兵者,國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且將者,國之輔也。輔周則國必強,輔隙則國必弱。」
「如今伐楚乃是國之大事,戰場之上更是涉及存亡的死生之地。一部萬人何等重要,趙佗雖然有兵道資質,但終歸年歲太小,營中尚還有右庶長爵位者數人,皆是沙場老將,我認為以他們為校尉,比趙佗更合適。」
聽到這話,李信眉頭皺了起來。
帳中諸人相互以眼神交流,李由更是面露喜色,一臉幸災樂禍的盯著趙佗。
趙佗一臉懵。
這蒙武說的話,怎麼這麼熟悉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