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想到這裡,趙佗腦袋裡突然敲起了警鐘。
“年輕人,秦王在刻意提拔年輕人!”
趙佗猛然想到,大殿上秦王政對李信態度很好,大加讚賞,甚至給人一種喧賓奪主,李信還比王翦功勞大的感覺。
聯想到之後伐楚時發生的事情,趙佗就明白了。
王翦如今滅了趙國。燕王雖逃,但其都城被破,手下精兵、臣僚盡數被捉,秦國全據燕地是早晚的事情,如此一來燕國也相當於是亡了。
短短兩年,滅亡兩個萬乘之國,此等功勞何其高也。
就連當年的武安君白起也達不到這種程度。
功高震主!
秦王已經不願意再讓王翦繼續立功了,不僅是因為王翦功勞之大,是自秦立國以來最為顯赫者,讓他心中生出一絲忌憚。
更因為王翦已經老了,正值年富力強的秦王需要新鮮的血液,他想要更加年輕的將軍,為他開疆擴土。
所以,此番對於李信和趙佗這兩個年輕人,秦王的賞賜很重,寄予了希望。
“不知道那句‘吾欲攻荊,將軍伐楚用兵幾何’是什麼時候問的,只希望不是今日。”
趙佗心中打鼓。從燕地一路回咸陽的路上,他其實找了好幾次機會對李信旁敲側擊,特別是提及南方楚國的強大,不易拿下。
不過李信那會兒正處於亢奮中,對趙佗的話不置可否。
如今咸陽凱旋,秦王重賞和誇讚下,李信的尾巴定然又要翹到天上去了,趙佗只希望那個時間來的更晚一些,讓他有更多的機會扭轉李信的想法。
他站在殿門,等候李信出來。
大殿賞功議事已經完了,諸臣僚開始離開。
趙佗等人還需在宮中等待,秦王專門給他們這些有功將士設定了慶功宴,等到晚間就會置酒高歌,共饗美食。
王翦、李信正被相熟的官吏拉住,談笑風生。
趙佗只能先出來在殿外等候,他還想著在宴飲之前,再和李信打個預防。
“咦,這不是我秦國的少年英雄嗎?”
有聲音傳來,趙佗尋聲望去,眼中雙瞳猛然收縮。
說話之人是個中年男子,大概近五十歲的模樣,面黃長髯,身近八尺,儀表堂堂。
最讓趙佗在意的是,此人頭戴高四寸的委貌冠,身穿端直方正的玄段,身上有紫色綬帶,手中還拿著一塊一尺以上的紫玉圭。
侯爵!
這是侯爵的服飾裝扮,其爵位居於整個秦國軍功爵制度的頂層,只是不知此人是關內侯還是徹侯。
“見過君侯。”
趙佗忙恭敬行禮,不敢怠慢。不管對方是個什麼身份,都不是他惹得起的人。
熟料他腰還沒彎下去,一雙手就已經將其牢牢抓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