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高應聲作答,他上前恭敬的捧起信牘,小心退下。
趙高身材高大,面板白皙。不僅能駕一手好車,還能寫出一手好字,是秦國有名的法律大家,一向被秦王當做心腹使喚。
如此之人,亦出身於卑賤之中,要不是秦王政提拔,哪會有如今的地位。
趙高走出殿門,看了眼信牘上的文字。
「趙佗?」
他知道這個名字,一個十多歲的少年,和他同為趙氏。
此人曾在刺客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,在咸陽宮中激昂陳詞讓諸卿震驚,因此被秦王看中。
可惜趙高之前被派去做其他事了,未曾與這少年謀面。
「此子頗有意思。」
趙高微微一笑,將這名字記在心頭,大步往外走去。
……
「上將軍,燕王逃竄,此戰未休!」
「那李信請命追捕燕王父子,實際上卻屯兵居庸塞下,不知道盡快破關,反而只留一部士卒羊攻,自己率兵東進,還口稱燕王會往遼東逃竄,此話簡直荒謬!」
「如果任李信耽擱,恐怕燕王會東聯趙嘉,北結匈奴,將來又少不得一場大戰。末將請命,帶本部兵馬北上,必破居庸塞,將燕王父子抓獲獻給大王!」
秦軍大營中,裨將軍羌瘣臉色漲紅,大聲請戰。
帳中諸將皆是神色古怪的看著他。
羌
瘣最近十分倒黴,他之前在巨砲一事上和李信翻臉,結果巨砲威力超出想象,讓他丟了面子。之後圍攻薊城時,羌瘣又眼饞從城西突圍的「燕王」,不顧自己的城北防區,親率精兵追襲。
一番激戰,他倒是將逃跑的燕王抓到了,結果發現只是一支疑兵。
真正的燕王反倒是從羌瘣負責的城北衝出包圍。
攻薊之戰,諸將皆有功勳,唯羌瘣無功。
反而因為擅自追擊,且放跑燕王的事,羌瘣恐怕還要遭受削爵抵罪。
這讓羌瘣既憤怒又害怕,之後他和李信同時請命追捕燕王,結果王翦選擇了李信而不是他,更讓羌瘣心中不忿。如今眼見李信做出不可思議的決定,羌瘣嘲笑之餘,也升起了戴罪立功的想法。
王翦感覺兩側鼻翼很癢,隨時有打噴嚏的衝動。
他捏了捏鼻子,對帳中諸將詢問:「爾等也認為李信東向是荒謬想法嗎?」
諸將相視一眼,還是辛勝說道:「李將軍所言,確實有些奇怪。如羌將軍所說,燕王北入居庸塞之後,還可倚仗上谷漁陽兩郡頑抗,就算逃往遼東,那也該是最後的事情,怎麼會現在就跑。」
聽到有人支援自己,羌瘣越發自信起來,他說道:「沒錯,李信此人定是被勝利衝昏了頭,做出這等荒謬事情,他還真以為自己是武安君那般的名將不成。上將軍,你就讓我帶兵出擊吧,我羌瘣必破居庸塞,攻入上谷漁陽,擒獲燕王父子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