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對,這不是通往桑丘的路,怎麼是往正北方走的。”
趙佗之前就是跟著難民跑到桑丘附近,才被招進荊軻車隊中,所以他認識那條路。
按理說王翦大軍屯駐於桑丘,燕人就算要決戰,也該在那附近才對,他們這隻後備部隊卻避開前往兩地的道路,走向另一條向北的小道。
莫非他們並不是去支援王翦?
答案在一個時辰後揭曉。
彼時這支軍隊已經偏離官道很遠,到了一處沒有人煙的山谷中。
到了這裡,就不怕走漏軍情。
將軍李信站在高處,向他們陳說此行的目的,風兒將聲音帶入趙佗的耳中。
“上將軍已誘出燕人,將在易水之西決戰。”
“我部不需參與此戰,因為上將軍另有重任。”
“在兩軍對決之時,我部將繞開戰場,北上渡過易水,直撲燕南長城,將其攻克,堵截燕軍回逃之路,將燕代潰軍絞殺!”
“此戰,我秦軍必勝!”
“秦軍必勝!”
“秦軍必勝!”
……
隨著李信話語落下,無數激動的聲音響起。
趙佗亦驚訝莫名。
他的第一反應是王翦太自信了。
這位老將軍不用秦王派來的這支增援部隊,也有正面擊敗燕、代聯軍的信心。
與此同時,趙佗也不由讚了一聲“薑還是老的辣”。
大軍正面對決,奇兵繞後偷家。
正面戰場打贏了,他們這隻奇兵便可斷聯軍後路,絞殺潰軍,消滅燕代有生力量。
反之,如果兩軍正面戰場僵持不下,偷家的奇兵奪下燕南長城,被斷掉後路的燕代聯軍勢必軍心大亂,為秦軍所破。
至於正面打輸,可能嗎?